實用還是噱頭 淺析智慧型手機的特色功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智慧型手機在外觀設計和基礎硬體上趨於同質化的今天,各品牌新品又該如何區分高下?此時,體現在硬體層面的特色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然而,縱觀現實中手機的各種特色賣點卻存在實用和噱頭兩種「成分」,我們又該如何加以取捨呢?

雙攝&多攝組合(有意義)

很早以前,CFan的觀點是雙攝不見得比單攝好,這一點從三星自Galaxy S9+之前始終堅持單攝設計且拍照實力出色就能加以驗證。

此外,如何協調雙攝合成(黑白+彩色或普通+景深)對成像算法優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手機廠商具備足夠的「軟實力」。



華為P20 Pro的三攝設計

然而,如今所有常見的SoC(處理器)內集成的ISP都針對雙攝(甚至三攝)提供了原生優化,作為新品如果沒能武裝雙攝反而會成為「落伍」的代表。

對同品牌同價位的手機來說,雙攝意味著至少可以帶來硬體級的背景虛化能力,所以雙攝或三攝已然成為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是趨勢,屬於必備的功能要素之一。

環形閃光燈(噱頭)

閃光燈主要用於暗光下的補光之用,時下最常見的就是雙色溫閃光燈的組合。

而魅族旗下的中高端手機則主打特色的「環形閃光燈」(由5對雙色溫LED燈組成)。

這種閃光燈的優勢是亮度更高,在拍攝微距時可獲得更好的、獨特的、柔和的陰影,如果打開來電時閃光燈閃爍的特效,夜晚也能帶來更酷的使用體驗。



迄今環形閃光燈也沒能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普及,一方面是這種設計不太經濟,此外就是用途還是太過單一,在更多廠商和用戶眼中,後置閃光燈的重要性遠不如為前置攝像頭找個專用的柔光燈搭檔。

炫酷呼吸燈(噱頭)

PC領域總喜歡通過「光污染」來彰顯個性和炫酷,如今「光污染」也逐漸蔓延到了手機領域。

比如黑鯊、紅魔和ROG遊戲手機就都在後蓋上加入了呼吸燈設計,在遊戲勝利或隨時閃爍炫酷的光效吸引周邊人群羨慕的目光。



但是,呼吸燈在工作時卻存在耗電問題,而智慧型手機在遊戲過程中最擔心的遇到的也是遭遇電量低的尷尬。

所以,它的存在只是滿足了極少眾用戶的虛榮心理,以及幫助手機品牌的光效宣傳,對手機的體驗提升並無太大意義。

線性震動馬達(有待觀察)

手機內置的震動馬達是一種最容易被忽視的元件,為了省電很多用戶新買手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關閉虛擬鍵和通知的震動反饋,馬達唯一的用途就是來電提醒。

但是,震動馬達卻又是一種可以顯著提升使用體驗的存在,比如蘋果iPhone就用名為Taptic Engine線性馬達模塊在觸控式Home鍵上模擬出了「好像真能按下去」的感覺,而魅族15/16系列也藉助名為mEngine的線性馬達模塊帶來了更真實的交互體驗。



線性馬達雖然暫時成本很高,看似意義不大,但它必將成為未來高端手機重點改進的零部件之一,從而成為有別於其他競品的實用賣點之一。

立體聲揚聲器(有意義)

智慧型手機為了保持身材,很容易在揚聲器設計上縮水,比如削減音腔體積犧牲音量和音質。

而「良心」手機則喜歡在揚聲器設計上加以優化,其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塞進兩顆揚聲器組成立體聲音效。



可能有用戶覺得再高品質的揚聲器也比不過10元的耳機,畢竟後者可以帶來更沉浸式的環繞聲體驗。

然而,長時間佩戴耳機並不舒服,獨自一人時使用手機外放反而更加愜意。

因此,除非你不玩遊戲,否則立體聲揚聲器還是非常有必要納入優先選購功能列表中的,聽音辨位的效果可以助你取得更好的遊戲成績。

NFC功能(有待觀察)

NFC是很多高端手機主打的賣點,而關於它存在的意義一直存在分歧。

現階段NFC最具代表性的功能就是虛擬銀行卡和公交卡,從而可以取代錢包和各種卡片完成支付和乘車。

此外,小米手機(已經)和華為手機(即將)還開放了NFC虛擬門禁卡的功能(對門禁卡頻率和是否加密有要求,不是100%成功),實用性大增。



然而,隨著支付寶和微信,以及各大城市開放掃二維碼乘車的方式,NFC的核心功能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除了刷NFC的體驗要優於掃二維碼以外,二者在功能上已經出現了重疊。

因此,NFC雖然實用,但也不再是必須。

紅外遙控模塊(有意義)

相信很多用戶都遇到過想操作電器才發現遙控器里的電池沒電了,需要購買換裝新電池後才能繼續操作的尷尬。

此時,如果智慧型手機能在頂部配備一個紅外模塊,就能通過APP模擬萬能遙控器的角色,隨時控制常見的家用電器,在關鍵時刻堪稱「救命」。



可惜,紅外遙控功能雖然實用,但始終沒有普及,至今也只在小米(紅米)和華為(榮耀)等少數品牌旗下比較常見,而且像小米8和MIX2S等新品也因為實現更高屏占比而犧牲了紅外模塊設計。

獨立的快捷按鍵(有待觀察)

音量和電源鍵是每一款智慧型手機必備的物理按鍵,而在它們之外保留的按鍵則會被我們稱為獨立快捷鍵,比如一加手機的三段式開關、錘子手機的對稱式按鍵、榮耀Note 10的Turbo鍵等 。



理論上講,獨立快捷鍵在支持自定義功能的情況下,會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設計,可以讓我們結合個人習慣,一鍵打開指定功能或程序。

但如果不支持自定義,只能使用預設功能,那它存在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各種壓感技術(有待觀察)

目前手機圈的壓感技術主要包括壓感螢幕(如iPhone的3DTouch),以及邊框壓感(如HTC的Edge Sense),前者可以根據手指按壓螢幕的力道彈出不同菜單,而後者則可更準確識別點兩下、握一下、壓一下等與手掌或手指的交互操作,從而觸發不同功能。



可惜,類似功能如果沒能得到以谷歌為代表的整個Android軟硬體生態圈的支持,很難有所建樹。

已經有消息稱蘋果未來會放棄壓感螢幕技術,而HTC的Edge Sense雖然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但該功能卻僅被頂級旗艦獵裝,對普通用戶而言又沒有任何意義。

屏下指紋識別(未來趨勢)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屏占比逐漸突破90%大關,再也沒有安置前置Home鍵的空間,而很多用戶又不接受後置或側置指紋設計。

於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就成為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只是屏下指紋從技術上衍生出了光學和超聲波兩種,相對而言基於超聲波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更具前景,因為它出了無需在螢幕上開孔外還能同時解決濕手解鎖的問題。



3D結構光設計(有待觀察)

可能有人會覺得3D結構光和屏下指紋功能衝突,認為二者都是用來解鎖螢幕和支付的方案。

實際上,3D結構光的潛力更高,除了可替代指紋用於解鎖螢幕和安全支付以外,該技術還能進階到「TOF技術」,在AR和遊戲等方面可帶來突破性的應用場景,只是它的普及要在屏下指紋之後,還需要搭配5G網絡才能被徹底喚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新才能立足 nubia Z9 Max精英版評測

【機鋒評測】在剛剛過去的十月份,被稱做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最忙的一個月,發布會一場接著一場,新品也是一款接著一款。一時間讓身處科技圈的機鋒君看花了眼。也就是在十月份,努比亞迎來了品牌三周年,同時接...

華為實力代表作 — Mate S壓感版

華為Mats S是我在所有安卓手機裡面最為喜歡的,不管是從外觀或者性能的表現,還是創新的人機互動上,著實讓我滿意。那麼華為Mate S究竟是一款怎樣的手機,究竟憑藉著什麼實力和牛掰之處征服消費者...

屏下指紋識別已面世,然而並不是iPhone

指紋識別功能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不可或缺的一項功能,指紋識別帶來的便利已經逐漸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主流的指紋識別區域基本分為三種,正面集成按鍵、側面獨立區域、背部識別區域等。但是無論哪種...

專供年輕人的千元雙攝優品:中興小鮮5評測

【TechWeb報導】儘管千元手機市場已經沒有前兩年火熱,但一些老牌勁旅堅信這個以學生為主力的消費級市場,依舊值得深耕細作。一年一度的暑假將至,以大學生為主力的消費群體,除了享受接近兩個月悠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