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久等了,全面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剛過去的2017年12月,Synaptics公司宣布首款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Clear ID FS9500的量產,並確認首家合作的手機廠商便是來自中國的vivo,搭載該技術的手機也將於今年1月在CES 2018正式亮相。

2017年幾乎所有主流廠商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機,但它並沒有能幫助扭轉市場頹勢,如同用力投入河中的石頭,卻沒有激起太大聲響。

那麼被公認適配全面屏體驗最好的屏下指紋,能成為開年的第一個爆發點嗎?

為什麼大家都在等?

對於全面屏手機來說,傳統的正面指紋鍵已經成為一種掣肘,只得妥協採用面部識別+背部指紋的方案。

因而無論是用戶還是終端商如今對並不算新鮮的屏下指紋的渴望,都在同一時間達到頂峰。

所謂屏下指紋,即把指紋識別晶片放置在顯示模組下方,只需要直接在螢幕上解鎖,既不影響全面屏又能保留正面指紋識別方式。

這樣一舉多得,當然值得人們花大力氣研究和花時間等待。

目前的指紋識別大多是電容式按壓識別,通過微電流感應指紋圖像,但無法實現置於顯示模組下。

所以屏下指紋通常利用穿透力更強的光學和超聲波兩種方式來採集手指表面紋路數據。

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會在手指接觸螢幕時發出光線,穿透蓋板到螢幕表面,接著用背光照射指紋,接著再反射回螢幕下的指紋傳感器。

它要求集中力度按下將手指緊緊貼合在玻璃上才能獲得有效反射,更適合與OLED屏配合。

因為OLED面板具有自發光的特性,各像素之間可以留有一定間隔,保證光線透過,甚至要求螢幕的保護玻璃更薄。

超聲波屏下指紋則是將超聲波獲得的信號反射還原成指紋圖像,經過軟體處理及算法完成比對識別。

光學屏下方案以國內的匯頂科技、美國Synaptics和韓國CrucialTec的方案為代表,超聲波指紋識別則以瑞典FPC和高通為代表。

此前小米5s採用的超聲波指紋識別,便是來自高通提供的晶片。

匯頂科技在去年MWC上以三星S7 Edge為原型機,展示了光學屏下指紋,將指紋識別集成到OLED顯示屏中,觸摸螢幕指定位置可實現指紋識別

高通於去年6月發布了第三代超聲波指紋方案,可穿透金屬、OLED軟屏、玻璃、塑料等物體,並將兼容驍龍630和660及未來的驍龍平台,甚至非驍龍平台

&nbsp

首款量產機十有八九來自vivo

可以看出,目前手機業界主流的指紋識別解決方案提供者都陸續展示發布了自己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技術,但何時能真正成熟,達到量產?以及還要我們等多久?相關傳聞越多,人們其實越容易失去耐心。

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月,我們終於等來了確切的消息,Synaptics日前正式宣布與vivo共同實現其Clear ID FS9500系列光學屏下指紋傳感器的大規模量產。

這是否意味著vivo有望第一個發布搭載屏下指紋的手機產品?

事實上,vivo在屏下指紋領域一直非常激進,在其首款全面屏手機vivo X20發布之時, vivo X系列產品線經理韓伯嘯就對媒體透露,「vivo在屏下指紋這塊肯定是行業領先的。

如果未來哪一家會先克服行業瓶頸,我想應該是我們。

」去年6月的MWCS上,vivo就聯合高通展示過這一新技術,那時的體驗機還是Xplay 6。

更詳細的信息顯示這款即將到來的手機結合了三星OLED螢幕和Synaptics的傳感器。

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屏下指紋的實現需要具備整合全產業鏈的能力。

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Synaptics稱即將正式亮相的首款屏下指紋全面屏手機很有可能來自vivo的X系列,當然,最終答案在1月9號的CES上就會揭曉。

vivo採用的正是Synaptics量產的Clear ID FS9500傳感器,依靠光學技術,可以直接封裝在AMOLED顯示模組中,厚度可以控制在1.5mm以內

據稱這款傳感器還有著不錯的防刮、防水性能,甚至可以識別濕手,並且無需事先喚醒手機

根據曝光的vivo工程機演示來看,螢幕下方有一個指紋模樣的形狀,應該是通過觸摸對應區域來解鎖

&nbsp

指紋左走,面部向右

除了Synaptics,從匯頂、FPC的公開信息看,目前屏下指紋識別在技術上已獲得很大進展,相信不久也將實現量產,眼看即將迎來市場的春天。

不過一直是行業領頭羊的蘋果卻對屏下指紋表現得頗為冷漠。

日前蘋果首席工程師Dan Ricci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蘋果公司已確定完全拋棄指紋識別。

Dan Riccio稱,從開始研發iPhone X到最後確認配備Face ID,蘋果公司從來沒有在iPhone X上嘗試過屏下、背部以及側面按鍵指紋的想法,要知道生物識別技術需要發展,指紋必然會被淘汰,蘋果要做這個技術的推動者。

這下好了,一直追隨蘋果步伐的國產手機如何選擇呢?也許今年的全面屏旗艦將會呈現向左走和向右走兩個方向:面部識別和屏下指紋。

但如果要說誰取代誰為時尚早,蘋果Face ID誕生之後,其他廠商的跟隨是肯定的,但目前Face ID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比屏下指紋少。

而在全面屏這個激發點下,屏下指紋識別的需求高漲,屏下指紋不僅不會占用手機螢幕的空間,也是大家最易接受和熟悉,安全性更高的解決方案。

指紋識別和面部識別之間的關係,沒有誰一定取代誰,未來的生物特徵識別,極有可能是兩三種識別方式整合在一起。

即便是蘋果「雖然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早在2015年蘋果就申請了在OLED顯示屏上實現屏下指紋識別的專利。

此外,蘋果最近將代表AuthenTec縮寫的auth.com收歸到自己名下,AuthenTec正是蘋果Touch ID的締造者,說完全放棄屏下指紋,可能連自己都不信。

不管是指紋識別、面部識別還是虹膜識別,不是誰取代誰,而是生物特徵識別探索的一種方式

「看不到」的競爭成為決勝關鍵

2017年智慧型手機行業算不上精彩,從整體的市場數據來看,華為、OPPO、vivo、小米四家廠商,雖然在寒冬中依舊取得了同比的正向增長。

但2018年初始便傳出了砍單的消息,國內品牌OPPO、vivo等手機廠商紛紛下調整機訂單,隨後蘋果、三星也加入了減單行列,全球五大手機廠商都在減少出貨量。

很明顯,智慧型手機市場從此前的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大形勢下,全面屏、人工智慧、屏下指紋、無線充電……這些現在看起來仍不夠成熟的技術變革,不僅決定了未來幾年智慧型手機的演進路線,也決定著蘋果、三星、vivo、OPPO、小米、華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手機廠商們的排位。

除了技術研發實力,大規模調動資源、強有力控制供應鏈的博弈也會成為一種常態,不管是占據BOM成本大頭的螢幕,還是作為高端智慧型手機基礎的處理器,面對供應商,誰能以更低的價格或者更早的時間拿到相同的元件,誰才能擁有市場更大的話語權。

這些競爭就好像隱藏在螢幕之下的指紋識別一樣,恰恰是看不到的地方成為未來決勝的關鍵。

&nbs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7/華為P11/三星note 9誰將首款屏內指紋手機?

今年手機市場打響了「全面屏」戰役,儘管全面屏還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定義,但主流機已繞不開「全面屏」三個字,似乎「旗艦一夜春風來,千機萬機全面屏」。然而,全面屏的到來給指紋解鎖破了一盆冷水,畢竟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