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千機一面:其實「全面屏」並沒有那麼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10月25日一款名為小米MIX使得「全面屏」這個概念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年後隨著三星、蘋果接連出手發布新機,將其推向了「風口」位置。

忽然間,手機廠商紛紛迎來了「全面屏時代」。

就像手機不配置全面屏,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17年下半年的新旗艦。

一時間鋪天蓋地的宣傳,使得「全面屏」這個詞開始向爛大街的方向發展。

就連已經委身Google的HTC都準備推出一款全面屏手機湊湊熱鬧。

「全面屏」概念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全面屏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機的正面全部都是螢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

當然這些只是極致的理想情況。

但是就當前的手機來說,靠著其百分之八九十的屏占比和不是特別窄的窄邊框技術,真的有資格自稱「全面屏」嗎?

「全面屏」:營銷出來的「新」技術

「全面屏」這個詞語在小米MIX發布之前大家並不知道,這個詞語也是不存在的,而是小米硬生生地造出來的,並且把這個概念灌輸到了各家廠商的思想當中。

當前各個廠家宣傳的所謂的「全面屏」,基本就是高屏占比+窄邊框。

至於屏占比到底要多高,邊框到底要多窄,目前業界尚未出現統一的標準。

而按照此標準,不少人認為世界上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應該是2013年推出的夏普302SH手機。

而後隨著螢幕技術,特別是「異形切割」技術的發展,「全面屏」已經的實現已經很少再出現技術上的壁壘了。

而這也為今年的「全面屏」手機大爆發提供了技術基礎。

這更使得有些廠家開始在營銷方面發力,使得「全面屏」手機的底價突破千元。

使得不少人感嘆:全面屏已經被玩壞了。

明眼人不難看出,現在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全面屏手機,是被營銷出來的,而不是技術革新的產物。

既然如此,各路跟風發力的廠家,究竟有幾家是真心想要繼續發展這方面的技術,又有幾家只是單純的為了賺眼球、玩概念呢?估計只有他們自己能夠明白。

有毛病:完美的螢幕不完美

手機廠商不遺餘力的宣傳將全面屏說的太過於美好,於是iPhone X的「齊劉海」、夏普手機的「美人尖、小米的「下巴」、三星的「額頭」便紛紛成了這些手機被人吐槽的點。

而這還只是最表面的現象。

iPhone為了追求「全面屏」,去掉了自身標誌性的home鍵,更是直接拋棄了指紋解鎖功能。

而新近引入面容 ID所需的傳感器更是和前置攝像頭等元器件湊到一起,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齊劉海」造型。

而另一類「異形屏」的代表夏普則是無奈將螢幕上部的中間裁掉一塊,騰出了攝像頭的位置。

而後宣傳的時候起了個頗為好聽的名字,稱作「美人尖」。

至於說三星,則是藉助自家特有的雙曲面屏技術,巧妙地在視覺上隱藏了手機兩側邊框。

卻由於各種原因,無奈為手機保留了上部的「額頭」跟下方的「下巴」。

同時,將自家標誌性的前置物理按鍵取消,指紋解鎖也隨之轉移到了手機背面。

以上問題的出現並非個例,而是在現今的全面屏手機上都普遍存在的問題。

歸根結底,當前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製造出真正全面屏手機的程度,當前的「全面屏」手機,可以說只是在文案的營銷下技術與設計妥協出來的產物。

文案營銷:一味追「新」有必要?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廠商也逐漸看到了創新的重要性。

無論是手機造型、外殼材質還是內部晶片、系統軟體幾乎都是一年一個樣。

可以說各個手機廠商在推陳出新上都下足了功夫。

與此同時,我們不難發現另一個現象:今年出現了指紋解鎖技術,所有的手機都上了指紋解鎖;今年流行金屬外殼,於是各家都開始忙著切割合金;今年流行雙攝像頭,各家的手機後面就都長上了兩顆「眼睛」。

於是我們從另一個方向看,手機還真是每年」一個樣」。

本以為去年的小米MIX是智慧型手機打破同質化趨勢的開始,卻沒想到更讓人看到了智慧型手機「千機一面」的未來。

而此次為了追求「全面屏」有的廠家選擇捨棄自己一貫堅持的設計風格,有的廠家選擇犧牲用戶體驗。

種種表現讓人不禁思索:捨棄自身風格甚至用戶體驗,一味追求「新」,真的有必要嗎?

結語

我們都期望創新,也期待著體驗新技術。

但這種一味跟風起鬨、為了「創新」而創新的「營銷式創新」能夠真正促進技術創新嗎?當創新被營銷「綁架」,真正損失的又是誰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