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安卓手機做3D結構光加劉海屏其實挺尷尬的:並不一定討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小米8發布時間的臨近,網上關於這款手機真真假假的消息開始多了起來,尤其是關於它的身份驗證方式的討論尤為多——據說小米8系列極大機率會在安卓陣營首發3D結構光加指紋識別(屏下或者後置)。

不過,網上對於3D結構光加劉海屏方案的評價並不怎麼好,蠻尷尬的:

iPhoneX發布大半年後安卓版「FaceID」仍未到來,但人們對於它的期待暫時已經輸給了對於「iPhoneX式劉海設計」的恐慌

2017年9月份,iPhoneX首發了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的FaceID,此後陸陸續續傳出一些安卓陣營的用上這項技術的消息,比如:榮耀V10發布會上的點雲深度攝像頭、OPPO「連接立體的未來」溝通會上關於5G技術和3D結構光技術的結合展出、小米8將首發3D結構光人臉識別等。

據說3D結構光技術的量產問題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經解決了,但是前面兩家一直沒有確切的商用消息,而市面上也仍然沒有其他品牌商用的蹤影。

許多人對於這項技術的期待從最開始的激動,到現在大概變成了對於這項技術可能帶來「iPhoneX式劉海設計」的恐慌了。

雖說現在傳聞小米8將會在安卓陣營首發3D結構光技術,並且5月31日就能得到揭曉,但是我們現在對此仍然保持懷疑:傳聞小米用的該技術還未達到支付級別的身份驗證,必須輔以指紋識別。

這樣一來,純粹為加強人臉解鎖的安全級別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至於做成「全額頭式」的3D結構光?用過劉海屏的人可能不太能接受「額頭」兩邊有多餘的非顯示面積了。

有種進退兩難的感覺,尤其是後置攝像頭的排版方案還要朝人家靠近的話更是如此。

那3D結構光技術未來還能如何在安卓陣營發展?

從做全面屏的角度來看,屏下指紋方案是要優於3D結構光技術的。

但是目前屏下指紋技術還並不成熟,解鎖速度沒有傳統指紋識別來得快,所以華為MateRS做了屏下指紋還要搭一個後置指紋。

短期內屏下指紋並不會大規模應用,短期內真•全面屏也不會大面積普及。

所以,3D結構光技術還是會被應用到安卓陣營的。

不過應用方式可能需要廠家自己「燒腦」和取捨了:

照搬iPhoneX式:和iPhoneX差不多寬的劉海+3D結構光+下巴+屏下指紋/後置指紋。

這種特別像像iPhoneX的手機容易被網友鄙視,現實中拿著這樣的產品也有遭遇尷尬的風險。

但是像iPhone也容易成,是否會「翻車」就要看手機廠家的駕馭能力了。

保留全額頭:採用了全額頭又加入了3D結構光技術,這種設計在外觀上就和iPhoneX真沒啥扯的上的關係了。

不過這樣一來就落入了「第一代全面屏」手機里了,短期可能會被不少人接受,但是在屏占比越做越大的情況下並不是一個能夠作為長期的方案。

與iPhoneX做得不同:比如比iPhoneX的劉海寬度和高度窄一點,或者劉海造型更有個性一點。

這種可能會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就看廠家設計師的能力能不能達到要求。

3D結構光是一項高安全級別的身份驗證技術以及一項3D建模技術,基於它已經帶來、即將帶來的功能將會越來越多,你是願意接受它從而帶來一定屏占比的妥協還是更願意要一台不使用這項技術而屏占比更高的手機(比如vivo NEX這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米粉要失望了?小米7或將採用後置指紋

掐指一算,小米7也是時候要來了,畢竟去年的4月份小米就率先首發了國內第一台驍龍835旗艦——小米6。今年也很有可能會在三四月份左右發布小米7,而除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驍龍845晶片之外,現在還有外...

Face ID落地安卓陣營?短期難普及

iPhone X正式發布之前,網上許多關於其生物識別解鎖的傳言,有消息稱該機將會採用屏下指紋解鎖,於是大家將猜測對象定位為超聲波指紋解鎖和屏下光學指紋解鎖兩大塊。當然,超聲波指紋解鎖的支持相對較...

小米8作為8周年紀念款,真的放大招了!

據上周的微博大咖們的透露,小米8周年紀念版旗艦手機小米8將於月底登場,並將搭配大量黑科技功能,就在5月15號報導,根據媒體相關新聞報導稱,小米手機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定了,深圳見,再結合最近的信息來...

vivo屏下指紋:實際體驗,沒那麼酷炫

vivo近日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屏內指紋識別的智慧型手機。但是根據實際體驗來看,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酷炫。指紋識別位置是固定的,而且識別速度也較傳統按壓式指紋識別偏慢。

蘋果新專利亮相:全新的屏下指紋技術

蘋果去年發布的iPhone X,為了實現全面屏的效果,不惜將已經發展4年的指紋識別技術拋棄,取代的是基於3D人臉識別技術的Face ID。不過現階段指紋解鎖的安全級別還相對較高,在安卓手機陣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