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與包容蘋果的設計未來還能走多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華為手機的新品上市到今天,似乎從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與蘋果手機進行對抗,顯然它做到了。

而iPhone的統治地位似乎正在被打破,無論是ID設計還是技術方案的選擇上。

正因為如此,消費者在厭惡了iPhone的保守之外,也開始討厭其他手機廠商的盲目跟風。

魅族16發布會上那張填滿了劉海屏的PPT就是最赤裸裸的諷刺。

確實,上半年的全民劉海屏算不上成功。

很多用戶並不接受安卓廠商們這樣簡單粗暴的「抄襲」,這一點從OPPO Find X和vivo NEX甚至魅族16發布會之後的市場反響就能看出。

從現在來看,新一代的iPhone會繼續使用劉海屏的設計,但是下半年的安卓旗艦基本不再會沿襲相同的設計,而是回歸當初百花齊放的狀態。

放棄「iPhone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這一理念不僅僅出現在ID設計上,在解鎖方式上安卓陣營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1、

固執的蘋果不願意做「學習者」

根據台灣《經濟日報》報導顯示,目前全新的iPhone已經進入最後的量產倒計時。

蘋果方面對包括大立光、可成以及GIS-KY在內的台灣大量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進行認證,本月就會進入正式的量產高峰。

而根據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基本可以確認新一代的iPhone將會繼續使用劉海屏的設計以及Face ID的解鎖方式。

根據蘋果Face ID功能3D傳感器模塊的關鍵元件VCSEL點陣投影器的主要供應商Lumentum Holdings表示,二季度自己最重要客戶的訂單將會大幅度增長,並且遠遠超過了管理層的預期。

如果沒有意外,這個最重要的客戶正是蘋果。

加上此前蘋果方面高層對於升降式結構「不錯,但不會用」的表態,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今年新iPhone或將會繼續採用劉海屏設計和Face ID的解鎖方式。

可以說,指紋識別對於蘋果而言已經是過去式了。

當然,對於屏下指紋,不是蘋果做不到,而是它不願意。

在去年iPhone X正式公布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測蘋果將會搭載屏下指紋技術,並且會使用第三方供應商的技術支持。

但這顯然不現實,因為蘋果早在2012年就收購了指紋識別方案供應商Authentec,而且蘋果在2015年就已經申請了相關技術的專利。

所以蘋果是擁有自己的指紋識別方案,就算是用也會用自己的技術方案而不是選擇第三方供應商的技術。

另外,蘋果方面也多次表示Face ID比此前的Touch ID更加安全、便捷。

蘋果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專利(圖片來源:AppleInsider)

對此,第一手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懂懂筆記表示:「不是蘋果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其實蘋果是業界最早研究屏下指紋技術的企業。

但現在蘋果主動放棄了屏下指紋,是因為它認為Face ID才是代表著未來的解鎖方式。

另外,如果蘋果現在使用屏下指紋的話,蘋果在解鎖這方面就從行業的領導者變成追隨者了,顯然它並不願這麼做,因為這樣做對於它的品牌價值會有損傷。

同時,孫燕飈還表示:「現階段屏下指紋技術只能在OLED螢幕下實現,所以使用屏下指紋技術也就意味著要全新一代的iPhone將會繼續搭載OLED螢幕。

但是由於OLED螢幕的成本要比傳統的LCD螢幕更高,這也是造成現在iPhone X售價很貴的原因。

過高的售價也造成了蘋果銷售額上漲但銷量卻有所下降的情況。

過去我們很難看到蘋果的新品在發售之後6個月銷量還達不到一億台,但是iPhone X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所以蘋果現在想要推出一款搭載LCD螢幕售價相對較低的產品來拉高銷量,屏下指紋自然不會出現。

2、

全都要的安卓廠商

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和屏下指紋到底誰才是真正適合未來的解鎖方式,這個問題對於安卓廠商而言並不頭疼,因為它們全都要。

只是現在來看,屏下指紋可能普及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根據台媒Digitimes報導稱,今年預計將有超過4,200萬個屏下指紋傳感器出貨,而這一數據在明年將會超過1億個。

這也就意味著,明年將有大量的安卓陣營廠商會搭載屏下指紋技術,不僅僅是高端旗艦機型,中端產品也會有所體現。

作為目前安卓陣營的領導者,在Note 9發布會的PPT上,三星就對外透露自家的屏下指紋解鎖技術,預計該技術會首先運用在明年上半年的Galaxy S10上。

三星發布會上透露自己評下指紋識別技術

兩種方法都將採用的OPPO方面對懂懂筆記表示:「3D結構光解鎖和屏下指紋這兩種技術並不是有你無它的替代與被替代關係,明確了這兩種技術的本質,就可以針對性的做產品規劃。

但是,目前來看這兩種技術的成本差異還是比較大的,3D結構光的成本目前只有旗艦產品可以承擔,但不排除技術成熟後,成本會進一步壓縮。

這也就預示著,明年在擔當銷量中堅的中端產品上,我們可能並不會看到大量搭載3D結構光技術的產品,不過屏下指紋技術很有可能會得到普及。

對此,孫燕飈表示:「隨著國產OLED螢幕的量產,手機廠商在螢幕方面的選擇成本就會有所降低,而3D結構光現階段雖然國內的相關企業都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但是成本還是要高一些。

不過,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現有的屏下指紋解鎖技術能提供的識別區域非常有限,同時由於身處螢幕內部,沒有此前那樣的物理反饋所以很難盲操作,絕大多數使用場景下仍需要先看一眼確認指紋識別的位置然後再進行觸摸解鎖,解鎖速度和成功率方面相比Face ID也要稍弱一些。

3、

真全面屏的競爭,安卓陣營領先一籌

更高的屏占比是目前所有手機廠商都在追求的目標。

我們不能否認蘋果Face ID在技術方面你的優秀,但是從目前來看,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要想使用Face ID又不搭載升降式結構的情況下,飽受詬病的劉海會長期持續下去。

所以,在現階段螢幕指紋和升降式結構無疑是實現「真全面屏」的最好解決辦法。

所以,沒有那麼多顧慮的安卓廠商顯然要更有優勢。

隨著COP封裝技術的普及,下巴的問題也不會存在。

所以對於正在追求更高屏占比的手機廠商而言,他們只需要在升降結構或者屏下指紋這兩種方案中選一個,或者全都要就可以。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屏下指紋和升降式結構的產品將會越來越多。

至於蘋果,我們只能期待Face ID的元器件能夠越做越小,能夠放進細小的額頭邊框中,或者直接能夠實現螢幕下的面部解鎖。

但對於一個磨具用幾年的iPhone而言,下一次大的改變又不知道需要等到什麼時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面屏時代下 哪種解鎖方式才是未來?

今年看,無論是高端旗艦手機還是中低端手機幾乎都採用了全面屏,可以說今年是全面屏真正普及的一年,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問題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比如被螢幕擠占的聽筒、傳感器等各個元器件的位置?前置攝像頭...

vivo X21和iPhone X兩者有什麼不同?

這兩款手機不一樣的地方還是挺多的,vivo X21搭載的是最新的安卓8.1系統,蘋果X是IOS,處理器一個是高通驍龍660AIE,一個是A11。外觀設計方面雖然都是劉海式異形全面屏,但是仔細看看...

三星決定擱置,屏下指紋識別胎死腹中?

日前據外媒報導,三星已經決定在下一代旗艦Galaxy S9中放棄使用螢幕下指紋功能。這也意味著S9將與前代一樣,採用後置指紋識別的解決方案。事實上,自從用上了全視曲面屏之後,三星一直在嘗試將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