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趨勢下,手機同質化會更嚴重?淺析手機同質化過程與利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九月將有多款全面屏手機發布,全面屏儼然已經成為當下手機的發展趨勢。

全面屏的設計會導致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手機設計的同質化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先來說說手機同質化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智能機開始發展的時候就出現了手機同質化的設計,畢竟功能機時代的手機都各種各樣,直板,滑蓋,翻蓋各有不同,就連鍵盤的設計也可以玩出花樣。


摩托羅拉軌跡球設計

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大螢幕成了主流,螢幕要大出功能機不少,這時候同質化已經出現但是還不明顯。

即使是大家都是大螢幕,但是還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摩托羅拉的手機下方有一個軌跡球可以來控制螢幕滾動的方向,三星手機的形狀大部分都是鵝卵石一般的圓滑。

那時候的摩托和HTC還是一線大廠。

隨著安卓系統的不斷擴展,在國產手機崛起的時候,之前的手機霸主都漸漸失去了光彩,手機同質化也開始顯露

這時候華為小米這些廠商把塑料和玻璃的材質玩出了很多花樣,但是離不開大螢幕,前後攝像頭這些。

OPPO和vivo手機背部對比

真正的手機同質化爆發是在指紋識別和金屬機身設計成為主流的時候。

iPhone5S開始大部分手機都配有了指紋識別,同時金屬機身也開始流行。

一開始的手機大部分是背部指紋識別,手機背部的設計也驚人的相似。

除了指紋識別模塊是方形還是圓形,攝像頭是居中還是靠左這兩點以外,都是同樣的金屬三段式設計沒有其他的區別。

小米6與榮耀9對比

後來很多人覺得還是前置指紋好用,然後大部分旗艦機就開始在前置的Home鍵上集成指紋識別功能,Home鍵的形狀,要麼是蘋果的圓形,要麼是三星那樣子。

還有使用最多的是魅族同款的腰圓形Home鍵,不管是否可按壓至少看上去都一樣。

這樣一來手機背部連指紋模塊形狀不一樣這點差異也消除了。

同時手機正面也是驚人的相似,息屏狀態下傻傻分不清楚。

可能大家也意識到這樣不太好,於是就開始在顏色上下功夫,從一開始的金色,玫瑰金到現在的藍色,紅色,灰色,綠色等等。

大家都有這幾種配色,於是就有了一種為了不同而不同的感覺,就是同一種顏色給起了不同的名字,比如熱麗紅,中國紅,姨媽紅,提香紅,其實看都是紅色罷了。

小米mix2

同質化的轉機出現在小米mix身上,全面屏的設計,沒有額頭看起來相當驚艷。

後來三星S8系列的發布再次推動了全面屏的發展


於是現在小米mix2,三星note8,iPhone8,vivo X20,金立M7,努比亞,華為mate10這些打著全面屏旗號的手機都要來了。

安卓之父Essential全面屏手機

縱觀現在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機,分三種。

一是小米mix系列,沒有額頭,取消了聽筒採用其他的發聲方式,攝像頭在手機底部,屏占比很高。

二是三星S8,note8系列的。

額頭和下巴都還在,但是收得很窄。

三是iPhone8,夏普AQUOS2,安卓之父Essential這樣的異形螢幕。

螢幕上端只給攝像頭和聽筒留了位置,其他地方都是螢幕。

即將發布的幾款全面屏手機幾乎都是三星S8那樣的,同樣的18:9的螢幕。

全面屏手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後置指紋識別,以及螢幕內的虛擬按鍵(至少現在大部分會是這樣,少部分仍為前置指紋但是下巴比較大)。

或許等到螢幕下指紋識別技術搞定的話,就會都紛紛轉向隱藏式指紋識別了。

又或者開始普及人臉識別或者虹膜識別。

vivo X20

就目前的技術來看,兩三年內推出的全面屏手機看上去大概都一個樣子,18:9的大螢幕,超窄的額頭和邊框。

背後雙攝和指紋。

當然還會有少部分看起來有點違和的異形全面屏。

同質化的原因大概是這樣的,手機同質化代表了當前的設計趨勢是被大多數消費者認可的,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多的廠商選擇同樣的設計,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第二點是互相借鑑模仿,新的設計需要成本並且不一定取得好的市場效果,所以乾脆採用大眾化的設計,不會很出彩,但至少不會覺得奇怪。

第三點,手機越來越追求大的螢幕,所以手機的可設計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舉個例子,比如魅族。

去年的魅族以套娃的家族設計發布了十幾部手機,看上去沒什麼太大的差異。

因為正面被螢幕占據了,所以魅族就開始在手機背部做文章。

研究出了環形閃光燈,天線一體的閃光燈,還有魅族Pro7手機背部的副屏設計。

這些設計雖然新穎,但是在我看來不僅實用性很弱,而且看起來很突兀。

一加5與蘋果7plus對比

大部分人接受的設計樣式才會流傳到現在,手機同質化還是有好處的。

其一是讓各個廠商都時刻更新自己的技術不至於被時代淘汰。

其二是手機同質化會驅使大家想辦法去打破這種同質化,去發掘更多新的可能。

雖然新的設計一旦被市場接受很快就變成新的同質現象,比如雙攝和全面屏。

手機同質化的弊端就是,可以作弊了,一些廠商不用動腦子,照抄別人的就行了。

另外同質化的手機降低了消費者的選擇,看起來這麼多手機其實都長一個樣。

最重要的一點,同質化的手機少了自己的個性與特點,品牌辨識度降低。

總之,全面屏時代的到來,必定會再次加重手機同質化的現象。

但是這樣才會衍生出新的技術來打破這個局面,大眾的審美趨於一致,也需要一樣新的東西來打破。

新款iPhone額頭設計

比如iPhone8(或許不叫這個名字),蘋果作為頂尖的科技公司自然實力雄厚,從來都是大家去模仿它。

這次的新款iPhone,全面屏採用了「劉海」的設計,保留了前置攝像頭和聽筒,但是看起來沒有一絲的彆扭。

取消了Home鍵,採用3D人臉識別替代指紋識別,這些設計既符合大眾潮流,同時又不缺失自己的個性。

所以手機同質化的出路就是,大膽地設計,不要滿足當前的設計,不斷鑽研新的技術。

這樣才會帶給大家帶來驚喜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是配置升級的新產品。

我們不怕手機會再一次趨於同質化,我們怕的是停在這一個同質階段不再改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越來越多全面屏手機,有什麼不同?

別再傻傻以為全面屏手機都一樣,這些細節存在很大差別!如果說2016年是雙攝手機爆發的一年,那麼2017年就是全面屏手機爆發的一年,特別是進入下半年,不少手機廠商的全面屏手機計劃已經陸續曝光和發布...

這幾種「全面屏」手機,你更中意哪一款?

「全面屏」手機,從字面意思上解釋就是正面全都是螢幕,屏占比為100%的手機。但由於目前技術的限制,還沒有哪個廠商能做到真正的全面屏手機。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當下比較流行的幾種全面屏設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