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機到底值不值得買 淺談全面屏發展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海屏的新品爆發

從前段時間IPHONE X國內發售時一改前代產品的冷淡到驟然火爆的購機狂潮,蘋果又憑藉IP X完成了售機的再一次巔峰突破,再到現在的OPPO R15、VIVO X21、華為P20等國產手機的瘋狂模仿,在2018年,貌似一個手機如果他不是全面屏、不是劉海屏就不可稱之為旗艦手機;

IPHONE X

OPPO R15

VIVO X21

HUAWEI P20

堅守的小米和曲面專家三星

小米手機從小米 MIX開始到小米 MIX2再到前段時間的小米 MIX2S完成了真全面屏手機的堅守與進步,不跟風的三邊超窄邊框在小編認為是現階段正確的全面屏發展方向,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米科技可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4邊無邊框的全面屏手機的發布;三星手機的S系列產品在小編的感官中雖然不是全面屏手機的完美呈現,但也可以成為最舒服的全面屏手機呈現,上下雖有較寬邊框,但是由於側面曲面的設計,真的是漂亮的讓人禁不住把玩把玩~

MIX 和 MIX2

MIX

MIX 2S

三星 S9

上面是全面屏手機的成熟期,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全面屏手機這個概念的誕生呢?小編在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

2007年,初代蘋果問世,憑藉3.5英寸的螢幕,52%的螢幕占比,真正開創了蘋果手機的輝煌;賈伯斯在發布會上是這麼說的:「3.5寸的螢幕,真的很大」,這個尺寸或許現在看來很小,但是在當時還是按鍵機天下的時代,真的很大!

2010年,三星 Galaxy s發布,螢幕大小達到了4寸

2011年 ,三星NOTE系列上市,憑藉著5.3英寸螢幕和獨有的S-PEN,開始了NOTE系列的輝煌之路

在2012年至2013年之間,廣大手機愛好者最糾結的問題就是:我是選擇大屏的三星好還是好用的蘋果手機

2013年起,手機設計師們開始思考,如何在機身尺寸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塞下一塊更大的螢幕,這個時候屏占比的概念開始流行,並成為一段時間內各個手機廠商的首要賣點!

最早追求屏占比概念的是三星/LG/魅族,在魅族4發布時,以75%的屏占比達到了其手機名氣的巔峰;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是夏普的Crystal,他憑藉著78.5%的屏占比、取消了聽筒的設計利用螢幕震動傳聲、攝像頭下移的設計,可以稱之為全面屏手機的鼻祖;

夏普的Crystal

被大家認為是全面屏手機的小米MIX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鑑了夏普的設計思想,並成功推廣(206年發布,屏占比高達83.6%)

在手機體積逼近極限、電池續航沒有突破性進展的當下,全面屏無疑是手機提高效率的最優解!

但是,怎樣實現全面屏呢?現在的解決方案普遍為:

1:非異形螢幕 也就是拉伸螢幕至18:9的比例,剪短額頭和下巴,也就是現在市面上很多手機的設計理念

2:異形螢幕 即以蘋果X(劉海屏)和夏普S2(美人尖)為代表的異形切割螢幕

這才是導致現在市面上全面屏手機流行的最根本原因,小編認為,目前市面上所謂的全面屏手機都不是最優解,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遲早真正的4邊超窄邊框的全面屏會取代當下的劉海屏成為今後的大趨勢,就看哪家手機廠商可以拔得頭籌~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歡迎留言互粉,交流體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手機全面屏演變和類型

從2016年的小米MIX發布開始,一個詞語在手機界廣泛傳播開來——全面屏小米MIX的發布讓各家手機廠商紛紛在手機外觀上做足了研究,做手機外觀的想法從「用什麼材料會讓手感更好」轉變為「什麼樣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