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應手[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基礎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得心應手 ; 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

比喻技藝熟練,運用自如。

#語本《莊子.天道》。

後亦用「得心應手」比喻做事順利。

· 「得心應手」原作「得手應心」。

先秦大哲學家 ... 教育部《成語典》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得心應手] 正文修訂本參考資料常用題辭表編輯總資料庫 得心應手 成  語得心應手 注  音ㄉㄜˊㄒㄧㄣㄧㄥˋㄕㄡˇ 漢語拼音déxīnyìngshǒu 釋  義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

比喻技藝熟練,運用自如。

#語本《莊子.天道》。

後亦用「得心應手」比喻做事順利。

典故說明「得心應手」原作「得手應心」。

先秦大哲學家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有個工匠輪扁在堂下做車輪。

輪扁看到桓公讀書十分專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

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

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

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

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運用自如,或用來比喻做事順利。

用法說明一、語義說明比喻技藝熟練,運用自如。

使用類別用在「技藝純熟」的表述上。

例句 這把菜刀雖舊,但使來得心應手。

知識學問要廣博,為文引用才能得心應手。

令狐沖手一拿劍,獨孤九式立即得心應手使出。

拉小提琴她不行,彈鋼琴的話她可得心應手得很。

沒想到他連這麼難的動作,都能得心應手的完成。

不但燒菜煮飯難不倒她,裁縫編織,她更是得心應手。

爺爺用原子筆寫字不順手,用毛筆反倒顯得得心應手。

他倆是舞臺上老搭檔了,所以演起來配合得得心應手。

二、語義說明比喻做事順利。

使用類別用在「順利進展」的表述上。

例句 此仗我軍勢如破竹,打得得心應手。

公司的業務千頭萬緒,你剛上任,當然無法馬上得心應手。

辨  識近義成語如臂使指、左右逢源反義成語力不從心、心有餘而力不足、心餘力絀 ︿回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