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作助詞時一定要分清嗎?用錯了會產生歧義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裡有一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請大家來當“醫生”,給這些句子治治病,以強化已有認識。

1. 由於李紅同學學習勤奮,這次語文測試,她考的特別 ... 首頁>文化>2020-12-0218:57 的、地、得,用作助詞時一定要分清嗎?用錯了會產生歧義嗎? 1 歧義 助詞 分清 文化 用作 回覆列表 發表回復 1 高橋華仔 “的”、“地”、“得”這三個詞的用法含混不清。

一、分析例句,明確用法 這裡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湧,無邊無際。

2.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3.小海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代詞)+的+名詞;“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一般為:副詞+地+動詞;“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得+副詞。

二、修改病句,強化認識 這裡有一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請大家來當“醫生”,給這些句子治治病,以強化已有認識。

1.由於李紅同學學習勤奮,這次語文測試,她考的特別出色。

2.田野裡,農民伯伯正在緊張得收割麥子。

3.助人為樂地小華被市少工委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2 戴訓德退休教師 15 "的、地、得"這三個助詞稱為結構助詞。

"的"是定語的標誌,放在名詞或方位名詞前面。

"地"是狀語的標誌,放在動詞前面。

"得"是補語的標誌,放在形容詞前面。

因此使用時,不能隨便斢換位置。

3 熙熙媽媽的育兒日誌 中華的漢字博大精深。

同樣的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它的意義也是非常不一樣的。

得地的三個字在不同的詞語後面它們的用處也是不一樣的。

白勺的一般是用在形容詞後邊,例如“美好的“真實的”“壯觀的”。

土也地是用在動詞後邊,例如,“飛快地”“急忙地”。

雙人得是用在助詞後邊,例如“放得下”“捨不得” 。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小笑話。

語文老師用一節課的時間講完了“的、地、得”在用法上的區別。

最後老師讓旺財來總結一下。

  旺財想了想說:“我家的地得打掃了。

” 4 liu聖潔 174 是的要分清。

三個作助詞時各有用法。

其實很簡單,簡單的講它的要領就是——“的”字後面的中心詞一般是名詞,前面的詞是修飾限制詞,有的是名詞,有的是形容詞,有的是動詞,有的是代詞,如: 我的書,貓的食,偉大的祖國,黃的花,會跑的馬;“地”字後面的詞一般是動詞,如:飛快地跑,悄悄地走,認認真真地寫;“得”字後面的詞一般是形容詞,如:打得好,畫得美,贏得漂亮。

掌握好用法準確用字,才會詞能達意,使句子變得準確、生動、具體、形象。

5 杜象應 23 一、的 01:用在定語後面,含有修飾、連接和隸屬關係的。

如:開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煩。

02:用在沒中心詞的“的”字結構,有代替或指人物等的原因、狀況。

如:無緣無故的,我就愛吃辣的。

03:用在謂語動詞後面,強調某動作時的人、時間、地點和方式。

如:誰買的書,他昨天進的城。

04: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

如:這事我知道的,這人我認識的。

05:用在兩個同類詞之間,示意等等、之類的。

如:倒茶倒水的,破衣破鞋的。

06:用在兩個數量之間,有如相乘或相加的意思。

如:三米的五米,一共十五米,三個二個的,一共五個。

總體,“的”有真實、存在感。

二、地 簡單地表示前面的詞或詞組是狀語,起到連接得出結果。

如:合理地安排,妥善地解釋問題。

主要是銜接並達到目的。

三、得 01:用在動詞後面,顯示可能、可以的。

如:他去得,我也去得。

02: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可能。

如:拿得起,放得下。

03: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示意結果程度的。

如:字寫得好,人也長得漂亮。

04:用在動詞後面,肯定動作已經完成。

如:出得門來,由得他去了。

多用於動詞後面,對結果、方向行為而言。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音同字不同或義不同的字很多。

雖然日常口語中,說話沒有人會去計較真偽,非要逼你改口從說,但在行文或著書立說中是要特別講究的。

原因何在呢?一句話,有規矩,才能畫岀方園,不規範化,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寫文章是給人看的,語句通順是基礎,但用詞恰當則是根本。

語句不順,讀不懂,用字不當,其義就不明確,甚至於理解偏差,造成做事中出現分歧或漏洞。

作為常用詞:的、地、得。

首先,根據此句的性質而定。

有連帶或附屬性的,用“地、得”較多,有相同或接近性的,用“的”連接為適宜。

其次,根據前面詞或詞語的性質而定。

一般動詞詞語後面多用“得”,延續出一種目的的存在性,其它的詞語按結構要求恰當的使用“的、地”。

另外,人們習慣用語看語氣高低也可以慎重選擇“的、地、得”中一字進行使用。

總之,不能一概而論,人們的習慣用語和書寫文章存在用詞的差別。

如何用詞準確,重在理解字義,結合實踐中的認知,就能常用而不出現錯亂! 6 探文海 12 的、地、得雖同是助詞,但有不同的功能,“的”常用作定語,作修飾名詞用,“地”作狀語,作修飾動詞用,“得”作補語,補充修飾動詞、形容詞用,不能用錯。

否則產生語病。

7 聞覺 108 是的,一定要分清,否則,會使語詞含義不清,產生歧義。

"的"字是定語的標誌,有它,說明這個詞是偏正結構的名詞。

比如:"紅紅的高粱酒","亮亮的眼睛","我用過的筆","正確的思想"。

這些詞中,帶"的"字的前置部分,用來修飾限制後面的中心詞,使整個偏正結構的名詞,含義更加明白準確,從而避免產生歧義和誤會。

"地"字是狀語的標誌,有它,說明這是一個表示某種動靜的偏正結構的詞,前面帶"地"字的前置部分,用來修飾限制後邊的動詞,把動詞修飾限制在某種狀態之中,從而使詞義更加縣體、生動。

比如:"輕輕地吹","狠狠地打”,"耐心地聽","好好地睡"。

"得"是補語的標誌,有它,說明這是一個表示某種動作或變化結果的動補結構的詞,後面帶"得I"字的後置部分,是用來補充說明前面中心詞,使其結果明白無誤。

比如:"贏得很乾脆",“打得鼻青臉腫”,"死得很慘","來得很快”。

當前,不少人不以為然,為文時的、地、得不分,看起來怪怪的,讀來,讓人很不舒服。

希望大家都重視漢語的語法,儘可能把文字語言說得準確一些。

∧請問該如何保存家裡的書法作品?∨林黛玉的文學才華能比肩李清照嗎? 延伸閱讀 電動車控制器如何分清哪根線起什麼作用?小孩子天生自私又任性,“愛”和“慣”到底如何能分清?如何分清個體和集體的關係?二者該如何共存?你們有覺得年紀越大,溝通的時候越多誤解嗎?遇到惡鄰和不分清紅皂白就勸你大度的人怎麼辦?買漢服,穿漢服時需要注意什麼?如何分清山寨漢服?怎麼分清是真朋友還是隻是因為需要而相互陪伴?你真的能分清是新鮮感,喜歡,愛,和佔有慾,還是不甘心嗎?漢語博大精深,內涵多彩,你能說出有哪些詞語或哪一句話有歧義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