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識讀」是什麼?做個聰明閱聽人的四大重點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余陽洲老師引述美國加州媒體識讀中心對媒體識讀的定義,是由多樣形式去近用、分析、評量與創作媒體的能力。

... 一言以蔽之媒體識讀的首要條件,就是自由 ... 媒體識讀 「媒體識讀」是什麼?做個聰明閱聽人的四大重點 作者 余陽洲演講 謝元凱整理 2022-02-28 以往只是一味接受傳播訊息的「閱聽人」,如今主動投入媒體競技場,透過網路新科技公布或是轉傳各式各樣的訊息。

圖片來源:Unsplash 已成功複製連結 「媒體即訊息」這個經典名句,出自被譽為「媒體先知」的媒體理論宗師麥克魯漢(MarshallMcLuhan)之口,意思是媒體(medium)即代表訊息的傳播力量,也意味著媒體自身的影響力,遠大於它所傳播出來的內容。

例如現代人脫離不了收看電視的行為,上網更是如此,至於個人閱聽的訊息內容,不過是整個媒體宇宙中的眾多繁星而已,可見媒體在無形之中已籠罩人們的生活。

每天接觸媒體的我們,其實也正被媒體影響 媒體環境中的「受眾」,也稱為「閱聽人」,以往只是一味接受傳播訊息,似乎不知不覺就放棄思辨能力,成為媒體的俘虜。

不過,如今不少人主動投入媒體競技場,透過網路新科技公布或是轉傳各式各樣的訊息。

殊不知,無論是被動或主動,多數看似沉默的大眾,或是積極發揮言論自由的意見份子,其實都可能有辨識解讀媒體訊息的問題。

麥克魯漢認為,媒體不只為大眾服務,也潛在改變多數人的思維邏輯。

我們多半長期被媒體洗禮甚至洗腦,即使是數位時代新媒體的閱聽人,往往還是深受媒體影響,其行為有時也成為傳播劣質媒體訊息的幫兇。

因此,認識和解讀媒體的能力,實在是現代人必備的素養。

早在1980年代的英國,就已經率先開始實施媒體識讀教育,列入國定課程中,其主要目標,就是鼓勵公民接近、使用媒體,充分健全傳播環境。

曾長年任教於世新大學新聞系的余陽洲老師,一直從事媒體識讀的教育工作,帶我們檢視自己,做一個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圖片來源:大愛電視提供。

媒體識讀的定義:對媒體近用、分析、評量、創作 余陽洲老師引述美國加州媒體識讀中心對媒體識讀的定義,是由多樣形式去近用、分析、評量與創作媒體的能力。

「近用」讓人回顧起新聞與言論自由遭受箝制的時代,不僅資訊封閉,許多觀念與知識也被限制接觸,像是馬克思的著作、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的名著、台灣異議份子陳映真的小說創作,甚至名作曲家李泰祥創作的〈橄欖樹〉,也因為歌詞中有流浪二字而被禁,資深歌星張瑠瓊演唱的〈月兒像檸檬〉,被認為歌名過於荒誕而禁唱……數說不盡的查禁案例和故事,於今看來,令人啼笑皆非。

一言以蔽之媒體識讀的首要條件,就是自由開放的國家社會環境。

能夠近用媒體,還要清楚掌握與了解訊息,就需要針對訊息加以分辨。

以金馬獎影展的評審為例,從多角度來理解、詮釋參賽作品,並根據工作者個人特質與專業劃分,經過分析之後,才能一一加以評量。

同樣道理,接觸使用媒體的閱聽人也應「分析、評量」媒體的能力,選出優良作品加以支持、肯定。

余陽洲認為,「當代閱聽人不但是訊息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一般閱聽人也可以發表對媒體的分析與評價。

身為人師,余陽洲也鼓勵學生可就形形色色的媒體現象或內容來寫稿、投書,表達個人看法。

他的學生曾針對某家八卦媒體以不良操作帶來負面社會風氣的事件集體提出反映,這就是學生們學以致用,發揮觀察、監督媒體,以及積極參與的能力。

今日的媒體範疇已不限於報紙、雜誌,創作方式也可以用攝影機、手機,拍攝記錄自己的見聞或心得,透過網路電子報、社群或共享網站、影音平台等,都能提供更多創作園地。

看出媒體內容的建構與符號 如今可說是「人人都是閱聽人」的社會,我們根本就是生活在媒體建構的世界裡,印證了麥克魯漢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globalvillage)概念,似乎預見往後未來的世界,就建構在彼此相互連結的媒體網路世界之中。

「建構」的意義所在,也就是媒體的基石,是培養媒體識讀能力的核心概念之一。

余陽洲解釋:「媒體產製訊息以及傳述給閱聽人,就是一個有意作為的過程」。

例如創作小說、編寫歌曲、拍攝影片、錄製節目、企劃廣告等過程,從發想到產出,甚至基於娛樂市場設計打造出來的人氣偶像,都是出自專業工作者的建構。

既然媒體訊息出自於建構,就需要建構的材料或元素,稱之為「符號」。

舉凡圖案、顏色、表情、動作都可視為符號,政治人物或藝人的形象也是符號。

媒體處處充滿符號。

而符號的意義也都各自代表著某些商業、政治、社會、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

因此,即使同一議題,媒體仍可能分別會有不同的建構方式和產出,需要閱聽人加以分辨、解讀。

面對媒體帶有價值觀或意識形態所建構的訊息,閱聽人最好能化被動為主動,不依賴媒體,積極地搜尋、選擇、比較、查證訊息,進而反饋媒體。

如此具有自覺性的自主能力,是媒體識讀最關鍵的核心觀念。

可以說,閱聽人原本是媒體傳播訊息和企圖說服的對象,但在傳播科技推陳出新的新媒體時代,媒體識讀或許可堪比一場又一場媒體與閱聽人的競賽、較量,而這樣的運動精神,就必須由閱聽人展現出積極的活力。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做一個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5分鐘搶先看: 24分鐘完整版: 瀏覽次數:11115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我有一個新聞夢:如何只吃咖哩口味的咖哩? 【投書】教育現場的真假之戰:今天,你碰到假訊息了嗎? 【投書】當人人都是直播主,一場肺炎幫全民上的媒體識讀與溝通課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媒體識讀 新聞 媒體 閱聽人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熱門文章 1 從《小女子》到《金湯匙》,看階級固化的幸與不幸 2 劉軒自述從「宅男」到「超男」的人生轉變:當你準備好,貴人自然到! 3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4 56歲的遺書與28歲的老後安養計畫 5 圓仔湯、豬肝腸與俄烏戰爭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