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 最輕鬆的投資入門, 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容簡介你覺得自己很窮?想賺錢?想發財? 但你真的懂錢嗎?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寶貴的資產是什麼嗎? 你的大腦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選擇「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商業財經 投資理財 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最輕鬆的投資入門,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 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最輕鬆的投資入門,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 作者 喻修建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最輕鬆的投資入門,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你覺得自己很窮?想賺錢?想發財?但你真的懂錢嗎?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寶貴的資產是什麼嗎?你的大腦是窮人思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你覺得自己很窮?想賺錢?想發財?但你真的懂錢嗎?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寶貴的資產是什麼嗎?你的大腦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選擇「直接得到100萬」和「有50%的機會得到1億,但有50%的機會什麼都沒有」,你選哪個?研究證明,你的思考決定了你的財富,金錢不會聽命於配不上它的頭腦!【你的時間值多少錢】錢需要本金。

你的本金是什麼?存款、人脈,或者知識?一個人最寶貴的是什麼?不是房子,也不是存款,而是你的時間!你把自己的時間放在哪裡,你的未來就在哪裡。

不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會有很好的親子關係?不花時間鍛煉,就能身體健康?不花時間賺錢,財富會從天而降?一天有24個小時,除了8小時睡覺、2小時吃喝拉撒之外,還有14個小時可以用來工作與學習,職場中人減去8小時工作時間,還有6個小時可支配,用來學習和成長。

如何利用這些時間?如何讓每個小時產生最大的價值和最多的收入?【學校沒教的事】有人說過一個有趣的觀點:大學畢業前我們都缺了兩門課程,一是愛情課,二是財富課。

財富課的缺失,讓我們很難正確理解賺錢這件事,也總讓我們與金錢的關係處於不安與焦慮中。

投資理財的知識和訓練太少了,導致大多數人的財商幾乎為零。

因為沒有意識,因為不懂投資,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靠出賣自己的時間、智商、體力賺錢,然後把辛苦賺來的錢放在銀行裡,眼睜睜看著它跑輸通貨膨脹、不斷貶值而無能為力。

【你最寶貴的資產】注意力>時間>金錢。

如果說注意力是一把鋒利無比的鐵鍬的話,你若期待有所產出,那就要看把它用在什麼地方了。

例如,把它用在煤礦裡,它就能挖出煤來;把它用在金礦裡,它就能挖出金子來。

但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到根本不產出任何價值的地方,那就慘了——你最寶貴的資產被消耗了,卻一點收穫都沒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喻修建喻修建,寫過詩,做過記者,創辦過雜誌,也接觸過新媒體,做過房地產開發。

主觀投資經驗逾10年,2013年開始投資理財,已連續多年實現穩定盈利。

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信奉「格物致和」、「知行合一」並以之為座右銘。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自序賺錢,那些最簡單的事自我分析你處於什麼樣的財務狀況第一章財富,其實是一種思想一、什麼是真正的財富1.其實你並不懂錢2.錢,到底是什麼3.你的時間值多少錢4.在起點重視金錢二、有錢也不一定有資本1.什麼是資本2.三個基本要素3.突破認知框架三、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資產1.被收割的注意力2.人生三大坑3.注意力>時間>金錢第二章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那些年,阻擋你有錢的迷思1.被困在永恆的當下2.沒有100%的安全感二、財富,是認知的變現1.認知,是賺錢的前提2.賺錢,是認知的變現3.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三、財務自由的三個要素1.意識2.累積第一桶金3.打造自己的投資體系第三章我們為什麼總是窮一、缺錢,是一種「傳染病」1.沒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2.我自己的故事3.哪些狀況導致我們貧窮二、賺錢先「換腦」1.什麼是窮人思維2.富人們都在想什麼第四章怎樣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一、要投資,先規劃1.制定規劃的意義2.踐行規劃的三大要素二、學會聰明地花錢1.不買低效用的東西2.學會有經驗地省錢3.花錢的原則:資產>負債4.多為自己花錢三、儲蓄——告別「月光族」1.學會記帳2.設定預算3.把收支交換位置4.存錢,是一種習慣第五章開始投資前最重要的事一、收益率越高越好嗎二、資產配置是穩健收益的核心1.什麼是資產配置2.資產配置到底有多重要3.怎麼做資產配置三、市場上有哪些投資產品1.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2.股票3.基金4.商品投資5.信託6.P2P第六章投資理財產品如何選擇一、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1.明確需求2.風險評估3.怎樣買銀行理財產品二、證券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1.券商理財2.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三、保險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1.具有投資屬性的保險2.養老保障委託管理產品四、銀行、券商、保險公司,誰的理財產品更值得買第七章基金投資,最簡單的賺錢工具一、基金1.為什麼要買基金2.這幾個概念要知道3.基金有哪些類型4.如何挑選優質基金5.基金投資的三大紀律6.買基金,這些費用一定要知道二、指數基金1.什麼是指數基金2.如何挑選指數基金3.怎樣買賣指數基金賺錢第八章贏的力量:極簡投資法一、基金定投1.定投基金的好處2.定投的微笑曲線3.定投的時間要多長4.基金定投是否要止盈止損5.定投金額和頻率如何選擇二、避險品種:黃金怎麼投1.黃金其實並不保值2.這些產品都是黃金投資三、外匯值得買嗎1.外匯投資的一些常識2.如何投資外匯四、打敗90%投資的極簡組合1.極簡投資組合2.具體操作步驟3.收益回測後記金錢,是幸福的起點 商品規格 書名/ 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最輕鬆的投資入門,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 作者/ 喻修建 簡介/ 用有錢人的思維賺錢:最輕鬆的投資入門,甩開定存的吃土人生:你覺得自己很窮?想賺錢?想發財?但你真的懂錢嗎?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寶貴的資產是什麼嗎?你的大腦是窮人思維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9789865164607 ISBN10/ 9865164604 EAN/ 9789865164607 誠品26碼/ 2681919062006 語言/ 中文繁體 尺寸/ 17X23X1CM 裝訂/ 平裝 頁數/ 294 級別/ 無 試閱文字 內文:自序 賺錢,那些最簡單的事我們過上夢想生活的阻礙是什麼?金錢。

毫無疑問。

博多.沙弗曾經說,金錢代表了一種特別的觀念,反應了我們的心理狀態。

它並不會毫無緣故地產生,更多以一種能量的方式體現出來:我們在生活中投入的能量越多,便會有越多的金錢向我們湧來。

簡單地說,真正的成功者始終具有賺錢能力。

就像巴菲特所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方法(「睡後」收入),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也就是說,你應該找到「躺著就能賺錢」的途徑。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

我們都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渴望實現財務自由,能夠自主地選擇和掌控自己的人生,甚至為此設計好了種種途徑。

實際上,我們卻一次次地被自己打敗,在財務上不斷地陷入困境,在人生面前輸得一塌糊塗,生活依然一成不變,殘酷的現實像溫水煮青蛙似的逐漸把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我們忘記了,生活體面、財務自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但我們通常都聽天由命。

我們沒有底線地懶惰,毫無原則地接受妥協———在無數次試圖努力改變的時候,時間已經把我們遠遠地抛在後面。

更多的時候,我們中的許多人如果沒能過上理想的生活,都會歸咎於自己沒有賺很多錢。

那人的一生,究竟需要賺多少錢,才能擁有安全感?這也許是一個薛西弗斯之謎,永遠沒有最準確的答案,就像薛西弗斯把巨石拚命地推上山頂,又會重新滾落下來,永無休止。

也許,你曾經的夢想是能夠吃飽飯,你的財務自由標準是每頓都有肉吃,計算著每月30000元的收入就夠了,緊巴巴地過日子。

可是等你一個月賺10萬元,或者一年賺200萬元時,你又會突然發現,人生中還有很多比「吃肉」更重要的事情。

有人說,賺錢這種事,就像升級打怪,你儲值了1000點人生點數進去,以為提升了裝備,從此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事實呢?隨著越爬越高,你的眼界越來越高,而越高的眼界,則會產生越多的危機感。

所以,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100%的安全感。

我以為,真正的安全感其實來自對未來的清楚思考,而不只是擁有房子、存款這些在別人眼裡「實實在在」的東西。

換句話說,比賺錢更重要的,是你的持續賺錢的能力。

多年的投資經歷告訴我,賺錢本身是一件複雜的事,從整體的經濟週期、行業演變,到個體的投資方法、資產配置,涉及眾多跨學科的知識體系,有賴於同時對各個方面保持密切的關注,省略了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導致不盡如人意的收益結果。

那能否化繁為簡,找到一些簡單可行的法則和工具,讓我們直接觸及投資賺錢的本質?既然投資賺錢有太多複雜的因素難以把握,我們能不能只試著去把握那些能夠把握的最簡單的事,把那些不能把握的複雜因素留給運氣和機率?儘管簡化投資賺錢的行為是我的終極目標,但我並不打算也沒有能力寫一本投資指南。

我知道,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勞永逸的賺錢方法———不僅適用於自己,還適用於全人類;不僅適用於昨天,還適用於今天和明天。

歷史上似乎從來沒有任何人在這方面取得成功,因為這個追求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而且這種不可能大多是由懶惰和隨波逐流造成的。

這本書是對我多年以來的投資賺錢理念的陳述,我堅定地信奉這些理念,它們是指引我在投資大海上保持正確航行的燈塔。

相對而言,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種思維認知的方式,可能有助於你做出良好的決策,避開那些常犯的錯誤。

例如,人生中什麼最重要?我的答案很直接:選擇。

就是這樣。

人生的頭等大事歸納起來只有一件:選擇。

別不相信,人這一輩子需要站在十字路口去選擇的機會,不外乎也就這麼幾個:上大學選擇什麼科系,畢業了選擇什麼工作,到年齡了選擇和誰結婚,如果投資的話選擇什麼方法。

所謂「大事」,無非也就這些。

而每個人做出選擇的背後邏輯,就是他的價值觀。

價值觀不同,做出的選擇就會截然不同。

例如,我們知道了賺錢更重要,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喝酒、打牌和無謂的應酬上;我們知道了投資的前提是避險而不是冒險,就不會盲目地買入一支都不知道做什麼的公司股票。

培養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就等同於提高選擇的品質。

價值觀是什麼?最通俗的定義是:知道什麼好、什麼更好、什麼最好;或者,知道什麼重要、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

選擇大於努力。

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重大選擇上毫無能力。

尤其在面對賺錢時,很容易就被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所牽扯,以至於注意力不夠集中而賺不了錢。

可以這樣總結一下:選擇決定賺錢,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

因此,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賺錢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美國哲學家艾茵蘭德說:金錢不會聽命於配不上它的頭腦。

進一步說,一個投資者的潛力不僅取決於他賺錢的能力,也取決於他承載金錢的能力。

如果只有賺錢的能力,沒有承載能力,他早晚都會被金錢壓垮,因而也就沒有機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

我一直認為,正如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說的「大道至簡」,任何能夠賺錢的投資理念,都應該是簡單的。

跟複雜相比,簡單往往意味著風險小、不確定性少,簡單才能更專注和可複製。

越是簡單才越容易理解,對越容易理解的事物越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投資方法與工具簡單,才能讓投資者易於掌握;投資對象(產品)簡單,才能讓簡單的投資成為可能,才能讓賺錢成為高機率的事情。

所以,這本書打破傳統投資理財書籍關於知識的陳列方式,站在投資者實際操作的角度,從賺錢的認知邏輯開始,提供面臨選擇時所需要的知識,而不是口若懸河地紙上談兵,尤其適合初涉理財領域的投資新手。

我希望,讀完這本書,你能夠快速上手,掌握實際操作性的科學賺錢方法,學會如何控制風險和管理自己的資產配置,找到一條長長的濕滑的坡,獲得穩健而持續的回報,從容地享受「滾雪球」式的複利增長。

讓賺錢更簡單,讓人生更自由。

這本書是以我個人的投資實踐經驗為主,並參考了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念,一些理念、判斷和評論都帶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和時間烙印,疏漏在所難免。

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

謝謝!喻修建一、缺錢,是一種「傳染病」錢,當然是個好東西。

可以用它買安穩,才不至於被一場大病、一場意外徹底摧毁人生;可以用它買房子,結束四處奔波之苦,不必忐忑房租何時上漲,不必擔心忽然被趕走;甚至能拿它去買尊嚴,把看人臉色受人驅使的膽戰心驚全部都收起來。

金錢換來的東西,有時真的能夠撫慰人心。

我們愛錢,未必是因為錢能帶來享受或者是榮耀,很多時候,僅僅是需要它來終結內心那一份倉皇的顛沛流離。

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缺錢呢?賺的錢都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別人過得悠閒灑脫,自己卻覺得壓力很大?1.沒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三毛曾經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但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沒錢,往往意味著得到的自我認同感更少,自信的缺乏會使人不敢面對真實的自我訴求。

網上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我都解決不了。

在商場買東西,第一個動作就是翻吊牌。

對「打折」極其敏感,只要看到它,就情不自禁地衝過去了。

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找票價最便宜的團購。

全價看電影,腦子有病吧?衡量任何東西都是用「一頓飯」做參照。

一杯咖啡相當於兩頓飯錢了,買件衣服相當於10天的飯錢了。

有時候因為重要事情不得不坐計程車,看里程表一直往上跳,心跳急遽加速,超出心理承受範圍,恨不得當場跳車。

例如,假期有錢有閒的人,可以選擇在家睡覺看書浪費時間,也可以世界各地遊玩;沒錢又沒時間去旅行的人,要嘛在社群網站上周遊世界,要嘛在人山人海裡看風景。

主動選擇與被動接受之間,心態是不一樣的。

在一次講座上,我曾經讓大家拿出紙筆來計算一下自己每個月的收支情況,大部分人的結果都是:缺錢。

一個女孩子站起來說:不用計算,不用翻手機和帳戶,我也能加減出來自己還有多少可支配的錢,以及下個月可能發多少薪水。

要過年了,禮物、紅包、機票又將是一大筆開銷,更不用說每個月固定的房租、生活費。

不缺錢,才怪呢!缺錢有兩種情況:一是屬於貧困線以下的人。

對這類人來說,貧窮很容易讓人麻木,反倒不覺得自己缺錢。

二是心理落差比較大的人。

當自己所擁有的財富無法滿足需求時,就會感覺到缺錢。

比如說,你已經混到白領階層,買了車、供著房,自我感覺還不錯,突然有一天發現身邊的朋友經常去旅行,杜拜、濟州島、北海道。

手提包、衣服都是奢侈品,你羡慕向往這樣的生活狀態,於是就開始感覺自己缺錢了。

所有的缺錢,都是因為沒有錢就無法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了。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缺錢呢?其實對於金錢,也許我們有根深蒂固和想像不到的誤解。

甚至很多時候,正是我們阻止了自己成為一個有錢人。

回頭看看,現在的你為什麼會無比討厭過去的自己?因為過去的你在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才讓現在的你陷入對於金錢捉襟見肘的危機狀態。

這個背後,往往是因為我們和有錢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

當初,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對生活不甘心,但會樹立目標採取行動,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主動縮小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認真準備面試,積攢費用學習,儲蓄存錢投資,結果實現財務自由。

一個人前半生的選擇,往往決定了人生後半場的輸贏。

你有什麼不服氣呢?既然缺錢,只有兩個解決辦法:多賺錢,少花點。

但是,從根本上講,錢是靠賺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

一個人很難用一百元辦成一萬元的事情,有工夫費這個省錢的心思,不如多花點工夫去賺到一萬元。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你要賺錢,要先學會對錢有正確的認識和思維。

2.我自己的故事「月光族」已經是眾所周知了。

前一陣子,「隱形貧困」的概念很紅,很多人都踴躍地舉手:是我,是我。

這些人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窮得掉渣,即使如此,仍然拒絕消費降級。

如今的年輕人,似乎都有一種「活在當下」的灑脫感,「及時行樂」是對待生活的唯一態度:想買就買的衣服,說走就走的旅行,永遠缺少的化妝品,一直在更新的iphone手機。

在「生活就要優雅得像月光」之類廣告詞營造的夢裡,年輕人們盡情享樂,抵押未來,透支明天的收入來買今天的快樂,每個人都熟練使用信用卡,每月存錢簡直就是一個神話。

很多年前,我曾經也是這樣想的,而且和許多人一樣,心安理得地做著「月光族」。

直到有一年夏天,老家的一個親戚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想借點錢給孩子買房子,東拼西湊還差點,不多,十五萬元就行。

這個親戚一向待我很好,小時候隔三岔五地偷偷給我零食,考上大學那年還特意給我買了一個大皮箱。

她第一次開口向我借錢,還特別擔心我尷尬為難。

可是作為一個「月光族」,工作五六年,別說十五萬元,五萬元都沒有。

說出沒錢的時候,我自己都不信,畢竟我的薪水,其實不算低。

我結結巴巴地解釋原因,親戚表示理解,但我很是尷尬,且無地自容。

後來父親來看我,略帶埋怨地說:「孩子啊,別光顧著花錢,你也該慢慢存點錢了,不是為爸媽的養老,更重要的是為自己的以後考慮。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的不確定。

」我出生在農村,但我的父親頗有商業意識,很早就開始了理財活動,所以很多事情不需要我操心。

儘管如此,我家也只是一個普通家庭,假設年邁的父母生病,或者遇到意外情況,我除了束手無策干著急,似乎一點忙都幫不上。

以前我認為錢不重要,那一次,我終於開始意識到:總有一天,錢,也會成為自己焦慮的源頭。

如今的年輕人,對於量入為出的觀念總是嗤之以鼻:「這年頭誰還儲蓄?通貨膨脹這麼厲害,存錢是浪費了,不如花掉買個開心,反正我也沒什麼負擔。

」但是,沒什麼負擔並不是免死金牌。

年輕人眼看著上一代的血淚教訓,甚至他們本身也趕上了房價飆升的尾巴。

銀行裡的存款,很快就變得不值錢了,省吃儉用存下一筆錢,沒拿去做頭期,似乎就顯得毫無價值。

但年輕人依然應該存點錢,就算本身是「虧」的也好。

如果你渴望一個美好、可控、有退路的未來,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強制自己存點錢。

存錢的意義不僅在於金錢的價值和未來生錢,更是你對人生的規劃和為自己積存的底蘊。

這筆錢可能會是你的退路、你的底氣,有些時候,甚至是你的尊嚴。

3.哪些狀況導致我們貧窮曾經有一部好萊塢大片,叫作《命運規劃局》,講述了一個與命運抗爭的愛情故事。

與以往的愛情片不一樣的是,主角抗爭的不是家庭的阻撓、時間的變遷,或是混亂的時代大背景,而是「命運」——用機器人把一個人從出生、成長、貧窮、富貴、意外甚至到死亡都一步步設計好的人生軌跡。

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可能設計的,甚至就像一場只有單程票的旅行。

只有當一切都成為過去式,我們才會幡然醒悟。

逆向思維在投資市場中尤為被推崇。

當我們想要實現財務自由或者達到一種富有的狀態時,不妨用逆向思維想清楚什麼會讓自己變窮,也就是找到阻礙我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然後避免這些問題。

第一,意外。

這個很容易理解,如失業、創業失敗,甚至是家庭變故等,都可能讓家庭財富大幅縮水,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風險轉移,真的可能損失慘重。

例如,一個工人從工地高空掉下來,意外受傷不能工作,沒有收入。

他要去醫院治療,花費一大筆錢。

他要用錢,只能從辛苦積攢的儲蓄中取出來,這筆錢也許還在投資理財中處於浮虧的狀態。

即使是定期存款,也要損失一大筆利息。

面對意外,我們普通人沒有提前預知的能力,甚至都沒有抵抗的機會。

在命運面前,人類弱小得如同螻蟻。

意外來臨時,連個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第二,疾病。

這個不言自明,尤其是現在很多疾病出現低齡化,年紀輕輕就猝不及防地患上一些重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即使一場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讓人捉襟見肘,它不僅是對身體上的折磨,更意味著巨大的治療成本,很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甚至拖累整個家庭,從小康直接掉入貧窮,並看不到任何希望。

第三,無約束地花錢。

網路上流行一個說法:人生有一個萬能的四大法則——不行就分、喜歡就買、多喝點水、重開試試。

據說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能用這四個法則來一一解決。

其中喜歡就買,其實是一種任性的生活方式,逛街的時候看到櫥窗裡的漂亮衣服,逛淘寶的時候看到漂亮的包都忍不住買下。

花錢,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這就是無規劃的支出,刷卡的時候很開心,可是它會讓你背負沉重的負擔,甚至可能讓你陷入債務深淵。

當與自己喜歡的東西相遇時,「立刻就要擁有」的感受一定十分強烈。

這個時候,不妨冷靜下來問一問自己:這樣的支出,是必要的嗎?沒必要的消費,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價值,而且買過之後就會後悔。

不要小看這些零碎的支出,它就像一個無底洞,讓你把錢不斷地投進去,但是並不會產生任何價值回報和投資收益。

支出的前提是整理,首先要認識到不同的支出都需要設置不同的份額,做到對資金流的走向胸有成竹。

在進行財務整理與規劃中,嘗試把支出劃成三份:消費、投資、浪費。

我的建議,最好的比例是70%消費、25%投資、5%浪費,當然有必要逐步提高投資理財的占比,這要視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定。

第四,沒有持續賺錢的路徑。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投資體系也是如此。

投資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除了一些基本知識之外,靠的是經驗和心態。

只有多思考,才能慢慢領悟。

在這一點上,它與釣魚、下棋、打高爾夫等有很多類似之處。

知道了這四個導致我們貧困的因素,就可以以逆向思維來看,如果我們想變得有錢需要做什麼事,哪些是需要努力避免的。

當然,我們也應該反省,自己現在有沒有踏入這些「坑」?有一套好的投資系統或者邏輯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提高投資賺錢的效率,而且會讓你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投資,也就是每個人的能力圈。

風險是相對的,如高空踩鋼絲,對有恐高症或者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然而對雜技演員來說,則風險基本可控。

約翰坦伯頓(鄧普頓基金創始人)有一句名言:「長期堅持不懈地投資,一定能賺錢。

」這話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

以我個人經驗建議,構建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有四個要素。

①長期不懈地堅持節約和儲蓄。

②長期不懈地堅持投資,並著重投資於股市(含指數基金)。

③分散風險,最好買涵蓋面較廣的指數基金,或者構建一個樣本足夠大的、風險足夠分散的股票組合(最好在10支左右)。

④降低回報率期望,控制貪欲,避免頻繁交易,從而減少交易費用。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你覺得自己很窮?想賺錢?想發財?但你真的懂錢嗎?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寶貴的資產是什麼嗎?你的大腦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活動 好享購女神日|全站滿$2,600折$250 好享購女神日|全站滿$1,500折$13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