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中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完全中學是一種學校制度,為一所同时设立初級中學部及高級中學部的高級中學,或同時大學預科課程的中學。

目录. 1 中國; 2 香港; 3 台灣. 3.1 政府成立. 完全中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7月4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1月17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完全中學"—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完全中學是一種學校制度,為一所同時設立初級中學部及高級中學部的高級中學,或同時大學預科課程的中學。

目次 1中國 2香港 3台灣 3.1政府成立 3.1.1桃園市 3.1.2特殊目的 3.2私人成立 4日本 5參考資料 中國[編輯] 在中國,同時設立初中部及高中部的中學就是完全中學。

由於歷史的原因,一些曾經開設初中但後來取消了初中部或者不直接開設的,仍然被稱為完全中學。

香港[編輯] 香港匯知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 在香港,完全中學屬於主流的中學類型,即大部分中學都開辦中一至中六課程。

在舊學制下,這類中學一般會開辦中一至中七課程;當中,中一至中五不會正式地被分為「初中」和「高中」,但中六至中七可稱為「預科」(Advanced-Level)。

在新學制下,這類中學則一般會開設中一至中六的課程;當中,中一至中三為「初中」,中四至中六為「高中」。

近年來,一些專門以初中離校生為招生對象的高中學校陸續出現,如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明愛華德中書院(已轉作完全中學)和大型補習社如遵理學校,現代教育開辦的日校等,在中六時也有分升讀班或重讀班。

此外,在舊學制中一些學校專門提供預科課程,稱為預科學校,並保送學生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以進入大學,較著名的有恒生商學書院和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等。

因應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的實施,香港預科課程於2012年被取締,這些學校亦要另覓出路,如轉型為高中學校、高等教育機構或完全中學等。

台灣[編輯] 臺灣在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前,中學分為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

當時省立中學許多都是完全中學,同時設立高中部與初中部,僅有少數是純高級中學。

縣市立中學則多是初級中學為主,少數幾間則有高中部。

後來為降低國民學校學生參加初級中學的升學壓力,於五十一學年度起開始試辦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措施。

1968年實施九年國教時,確立省辦高中,縣市辦國中原則,因此高級中學與國民中學多是分別設立,只有部分私立學校和公立實驗中學為完全中學。

1979年高級中學法通過之後,明訂高中允許設立國民中學部或職業類科,因此各私立中學改制為高級中學,開始以高中附設國中部的完全中學形式。

1990年代以後,因高中需求量增加,政府政策有所調整,各縣市為擴大高中學生招生數額,出現許多原本以國中為基礎,增設高中部的完全中學,初期由於高中僅能由省或直轄市設立,因此只能稱為「中學」(HighSchool),後來1999年高級中學法賦予縣市政府設立高中權限後,各縣市立中學紛紛更名為縣市立高級中學(SeniorHighSchool)。

政府成立[編輯] 少數完全中學,為單獨成立,由市府支出,並非由教育部掌管。

而其他國立高中,財政狀況大多不理想,使得教育經費日益困窘,須透過教育部補助或申請高中優質化、均質化等專案經費挹注。

桃園市[編輯] 因高中部及國中部性質差異過大[1][2][3],桃園市公立的完全中學多已經各自分立。

2002年平鎮高中國中部獨立設校,復名為桃園縣立平鎮國民中學。

2008年壽山國中因應改制桃園縣立壽山高級中學,國中部停止招生,原國中部學區新生轉至龜山國中、幸福國中就讀,高中部及國中部僅共存一學年度。

2008年大漢國中因應改制桃園縣立大溪高級中學,國中部停止招生,原國中部學區新生轉至大溪國中就讀,高中部及國中部僅共存一學年度。

2011年南崁高中國中部獨立設校,復名為桃園縣立南崁國民中學。

2017年5月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欲將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發展為市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兼完全中學、增設商業職科,因校園空間不足等因素遭受一百多名校內教師連署反對[4]。

同年6月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在議會備詢時,明確表示建國完全中學計畫不可行[5]。

2018年永豐高中旁正在進行市地重劃,規劃將高中部和國中部分開,讓國中部移到新的重劃區新設桃園市立永豐國民中學 [6][7]。

特殊目的[編輯] 在臺灣,為了因應特殊障礙之孩童,由縣市獨立設置之學校不在少數。

考量其升學困難,均採行完全中學制度。

部分公立或私立學校則採行「特殊教育班」之制度提供其就學意願。

私人成立[編輯] 部分完全中學為私人財團或團體所成立。

在台灣也常見為紀念宗教所成立。

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為全台唯一私立男子學校。

日本[編輯] 在日本,完全中學稱為「中等教育學校」或「中高一貫校」,其中「中」指中學校(初中)、「高」指高等學校(高中);部分私立學校甚至會設置小學部,稱為「小中高一貫校」。

實施完全中學學制的私立學校多以「學園」為名。

參考資料[編輯] ^完全中學設立辦法早廢止東港這兩校分合又掀議論 ^完全中學省過頭學生挨垃圾桶坐.[201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缺資源社區化難實現全教會呼籲改善完全中學環境.[201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北部〉變完全中學?建國國中逾百師反對.[2017-05-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建國國中改完全中學?鄭文燦打臉教育局長:不辦了.[2017-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7).  ^桃園Super教師頒獎 鄭文燦:提高教育自主性和專業性 ^桃園市政府.10月24日市政總質詢:呂淑真議員-桃園市政府.www.tycg.gov.tw.2016-10-24[2016-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完全中學&oldid=69573933」 分類:台灣中學中學香港中學中國中等教育日本的中學校隱藏分類:自2015年7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8年11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日本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