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哲學語境中的主觀性(英語:Subjectivity)與缺乏客觀現實有關。

... 該術語最常用於解釋影響、告知和偏向人們對真相或現實的判斷的因素;它是對特定主題的外部現象的 ... 主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17年12月24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17年5月6日)如果您擅長翻譯,並清楚本條目的領域,歡迎協助翻譯、改善或校對本條目。

此外,長期閒置、未翻譯或影響閱讀的內容可能會被移除。

哲學語境中的主觀性(英語:Subjectivity)與缺乏客觀現實有關。

由於主觀性通常不是哲學話語的焦點,因此不同的來源給出了各種模糊的定義。

[1]然而,它與意識、能動性、人格、心靈哲學、現實和真理的觀念有關。

三個常見的定義包括主觀性是以下各項的品質或條件: 某物是一個主體,狹義是指擁有有意識體驗的個人/個體,例如觀點、感覺、信念和慾望。

[2] 作為主體的事物,廣義上是指具有能動性的實體,這意味著它對其他實體(客體)起作用或對其行使權力。

[3] 某些資訊、想法、情境(英語:situation)或物質性(英語:physical)事物從一個或多個主體的角度被確認為是真實的。

[4] 主觀性的不同定義經常一起使用並互換使用。

[1]該術語最常用於解釋影響、告知和偏向人們對真相或現實的判斷的因素;它是對特定主題的外部現象的看法、經驗、期望、個人或文化性理解和信念的集合。

[4] 主觀性與客觀性哲學形成對比,客觀性哲學被描述為一種對真理或現實的看法,不受任何個人的偏見、解釋、感受和想像影響。

主觀性和客觀性通常被視為兩種直接對立的觀點;因此,對一個的理解通常會影響對另一個的理解。

主觀性是歐洲哲學中區分主體和客體的屬性。

如何更準確地理解這一特性在哲學和科學中一直存在爭議。

主體性/主觀性的核心在於獨特的自我定位行為。

在這裡,每一個主體都是一個絕對自主的點,所以它不能被簡化為因果網絡中的一個時刻(一對力)。

[5] 在派生/衍生的意義上,主觀性也代表主體與其環境的非客觀關係。

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然科學中的主觀性大多被視為錯誤的來源,並試圖避免它。

另一方面,在社會科學和心理學領域,主觀和更學科導向(德語:subjektorientierter)的定性研究方法的認知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

在其著作《現實的社會建構》(英語:Th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中,社會學家彼得·柏格(PeterL.Berger)和托馬斯·盧克曼(ThomasLuckmann)假設社會現實首先是由個人透過他們的主觀感知構建的,不能客觀地(獨立地)存在於主觀性。

在社會教育學(德語:Sozialpädagogik;英語:Socialpedagogy)領域,主體性/主觀性是一種應對概念的構建,用於恢復行動能力和保持自我價值。

目次 1詳細解釋 2哲學知識的主觀性特點 3相關主題 4參考文獻 詳細解釋[編輯] 主觀性預設了一個組成和產生主觀性的主體,該主體是一個存在物的形式,主觀性是其內容,主體的變化即是主觀化的進程。

主觀性作為存在的一個特性,是一個關於自我或者主體的經典哲學問題。

儘管這個主題本身保持著恆定的特點,但是因為依賴於主體,其潛在性因素會導致持續的變化。

主觀性始終在持續變化,因為構成我們精神體驗的有認知,感覺,情感,想法以及信仰等因素。

隨著時間推移,依照主觀性與世界的關係,人與宇宙的關係也會持續地產生變化。

主觀性是通過社會內部眾多相互作用而發生的一種內在的社會模式。

主觀性是一個個體化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從未遠離一個獨立的環境,但也無盡地陷入與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

文化是任何不斷經歷變革的社會主觀性的總和。

主觀性由文化塑造的同時又轉而影響文化的形成,它的形成還受到經濟、政治制度、社會與自然世界的影響。

儘管社會與文化的界限是難以確定和任意的,但是蘊藏在其中的主觀性是顯而易見的,並且這會使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相互區別。

在某種程度上,主觀性是現實的一種特別的經驗或組成,它包含了一個人如何看待人性、客體、意識與自然,並與它們相互作用, 因此不同文化的差異導致了一種交替的存在感,從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社會的主觀性之間的分離對於個體的普遍影響在於文化衝擊,其中,其他文化的主觀性可能會被視為不相容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敵對的。

哲學知識的主觀性特點[編輯] 哲學知識包含有其創造者和體現者的知識,哲學知識的內容本身反映了哲學家的個性,並且,各個國家的哲學、不同民族的哲學意識都各有其特點。

哲學知識的主觀性還與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相關。

將哲學知識的客觀性絕對化,會滋生極端形式的主觀主義,並且影響哲學的水平。

相關主題[編輯] 客觀性 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編輯] ^1.01.1Bykova,MarinaF.(February2018)."OntheProblemofSubjectivity:Editor'sIntroduction".RussianStudiesinPhilosophy.56:1-5-viaEBSCOhost. ^Solomon,RobertC."Subjectivity,"inHonderich,Ted.OxfordCompaniontoPhilosoph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p.900. ^Allen,Amy.Power,Subjectivity,andAgency:BetweenArendtandFoucault.InternationalJournalofPhilosophicalStudies.2002,10(2):131–49.S2CID 144541333.doi:10.1080/09672550210121432.  ^4.04.1GonzalezRey,Fernando.SubjectivityinDebate:SomePsychology.JournalfortheTheoryofSocialBehaviour.June2019,49:212–234–透過EBCOhost.  ^SlavojŽižek.TheFallThatMakesUsLikeGod,PartI.ThePhilosophicalSalon.2019-09-23.(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幫助)).TheinnermostcoreofsubjectivityresidesinauniqueactofwhatFichtebaptized「self-positing.」Here,eachsubjectisapointofabsoluteautonomy,whichmeansthatitcannotbereducetoamomentinthenetworkofcausesandeffects.  《哲學知識的主觀性問題》-俄國-伊萬諾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主觀&oldid=69362511」 分類:​本體論自我主觀體驗科學哲學政治哲學隱藏分類:​含有存檔網址錯誤的引用的頁面自2017年12月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7年5月正在翻譯的條目正在翻譯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বাংলাCatalàکوردی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עבריתहिन्दीÍslenska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