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萬、房子好幾棟,他卻只騎生鏽腳踏車 - 今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死薪水的致富基礎,不動產和股票. 人們在討論「有錢人」的時候,容易將兩個族群混為一談:擁有很多財富的人,以及賺很多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身價千萬、房子好幾棟,他卻只騎生鏽腳踏車、提磨損皮箱...最可怕的是:有錢人比你還省 雷納‧齊特曼(RainerZitelmann) 理財 shutterstock 2021-04-0616:49 +A -A 加入收藏 作者雷納‧齊特曼(RainerZitelmann)是歷史和社會學雙博士,曾任德國第三大出版社總編輯和世界報主編。

(念兩個博士與他的致富無直接關係) 任職媒體期間,齊特曼曾對45位富豪做了一對一的深入訪談,這些人的凈資產最少在1,000萬至3,000萬歐元,最多則達幾十億歐元。

光是採訪紀錄就多達1,740頁。

這份高達1,740頁的採訪,讓他發現:光靠上班領死薪水,你不會變有錢,錯誤的投資與投機,你也會很快從有錢到破產,至於創業,你得先累積一些東西…… 因此,多數人(你我)需要的起步是「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才能變有錢之後一直保持有錢。

作者後來也從領死薪水的媒體人,轉進地產投資,還開了一家地產行銷傳播公司,實現財富自由。

這份詳實的財富研究調查,將告訴你:死薪水的致富基礎是,不動產和股票。

  死薪水的致富基礎,不動產和股票   人們在討論「有錢人」的時候,容易將兩個族群混為一談:擁有很多財富的人,以及賺很多錢但身上經常沒錢的人。

兩者的差別在於花錢習慣,如果你想變有錢,就必須量入為出。

  投資不動產是個讓你更輕鬆存錢的好方法。

你可以買房子租給別人,然後將房租全部拿來付房貸,這樣你每個月的存款就會大幅增加。

假如有定期還貸款的壓力,你就必須強迫自己每個月撥出一筆錢。

  而收入越高就越容易貸款買房,因為銀行會考量你的個人信用以及房產的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擁有不動產的人在退休的時候,會比其他收入相同的人獲取更多財富──因為他們必須付房貸,所以每個月就會乖乖存錢。

  許多人覺得存錢很難,是因為存錢必須犧牲當下的滿足,才能在未來獲利。

存錢就跟維持健康飲食一樣,會隨著時間累積,只要自律就能獲得長期的回報:現在忍住不買巧克力或新車,以後就能達到想要的結果,無論是大筆財富還是完美的身體。

  然而,大多數高收入人士都沒有足夠的存款,因為他們除了沒有持續存錢,還喜歡亂投資。

  我在這裡先提一個重要的建議:務必將你的儲蓄策略建立在「雙基礎」上──不動產與股票。

  不動產乍看之下的「缺點」(它比股票難出售)其實反而是優點,幫助你在構築財富時實踐所需的自律。

  而股票乍看之下的「缺點」(價格波動極大),只要你有建立財富的長期策略,也不需要擔心。

  但有件最重要的事情請務必牢記在心:永遠不要去碰你已經投入股市的錢。

尤其不要在股市崩盤後覺得損失慘重,就去改動你的投資組合。

  如果你只是臨時缺錢想更換新家電之類的東西,請千萬別因此動用投資組合。

  為了讓你的財富策略開花結果,你必須撥出一筆「緊急基金」放在目前的帳戶,並同時建立你的投資組合。

  拜託別再騙自己:「等我收入一變多,就開始存錢。

」因為你對生活的期望會隨著收入增加而自動提高。

假設你目前月薪是3千美元,你一定覺得月薪1萬2千美元時怎麼可能會入不敷出?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你一定會被期望隨著收入提高的速度嚇到!   我的建議是:接受較高的房貸還款率,就能強迫自己每個月撥出一筆錢。

每月付款一次,你要繳的利息就會隨之降低。

越快付清房貸,你的財富就增加得越快!   有些理財計算結果會使你相信,只要你將積蓄投資到利率8%的基金裡,就能賺到更多錢──那何必投資收益只有前者一半的房地產?   然而這些計算既瑣碎又不切實際,因為它們沒考慮到大多數的儲蓄者都缺乏自律,無法在10年裡的每個月都撥款給投資基金,可是持有不動產的人就沒有選擇,除非他希望自己的房地產被貸方收回。

    我的第2個建議:每當你的薪水(或獲利,如果你是自僱者)增加時,就從增加的金額中拿50%做長期投資。

  回到我們先前的例子:如果你月薪3千美元,儲蓄率15%(也就是450美元),那麼當你收入增加至4千美元時,你應該把多出來的1千美元存起來一半,使你的儲蓄率從15%提高至24%。

等下次你的收入增加至5千美元時,再重複同樣的做法──現在你一個月存1450美元,也就是你淨收入的29%。

  這樣做的話,當你加薪時就能多花點錢,卻又同時增加儲蓄率。

如果你兼差賺外快,多賺的錢或獲利也要比照辦理。

  雖然存錢似乎很難起頭,但養成習慣之後就簡單多了。

《紐約時報》的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PowerofHabit)一書中,探討將新行為轉變成習慣的重要。

  他發現改變行為需要意志力,但假如讓這些行為根植於你的例行公事中,就會變得很省力。

「研究指出,強化意志力的最佳方法就是把它變成習慣。

」杜希格總結道。

  花錢與存錢也是一樣的道理:你會很輕易就習慣把所有收入拿去買東西(搞不好還透支)。

同理,你也可以養成習慣,把一部分的收入存起來,然後每次加薪或有額外收入時,就存50%起來。

  雖然不存錢確實無法致富,但你也不應該省過頭。

有些富翁是靠極度節儉(甚至吝嗇)的生活而致富,而且就算他們不再需要錙銖必較,還是改不掉省錢的習慣。

  我還在念書的時候,有個同學超過60歲了,是一位百萬富翁,還擁有好幾棟房產。

可是他還是騎著生鏽的舊腳踏車,手拿磨損的皮箱。

課本對他來說是小錢,但他寧願從圖書館借。

  透過存錢可以建立財富,但並不代表你賺到人生第一筆100萬之後,還得過著窮困的生活。

  建立財富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為自己設立堅定的目標。

存錢除了需要自律,還要有極大的動機,而動機則需要特定目標來激發。

  作者簡介   雷納‧齊特曼(RainerZitelmann)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歷史學博士,並在柏林自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

  之後擔任烏爾斯坦和普羅皮萊恩出版社(VerlageUllsteinundPropyläen)(當時德國第三大圖書出版集團)的總編輯。

不久後,他成為德國知名日報《世界報》高級主編,負責當代史和房地產版面   2000年,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Dr.ZitelmannPB.GmbH,該公司是德國地產行銷顧問的領導者。

自己也是成功的房地產投資人,特別是在柏林,至今已出版超過二十本著作。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怎樣成為「有錢之後一直有錢」的人?德國媒體編輯一對一面談有錢人後,親身實踐的致富報告。

》 節儉 有錢人 存錢 自律 買房 延伸閱讀 台股力抗賣壓,烏俄戰爭衝擊沒有想像中劇烈!法人:聯準會升息政策可能這樣轉彎 2022-03-01 俄烏交火傷很重,台積電ADR連跌8天、開盤跌破600再翻紅!普丁引戰也讓它摔歷史新低 2022-03-01 台積電出手了!全球晶片業者停止向俄羅斯出貨 專家「失去台積電,重創俄國軍事」 2022-02-27 「爸爸別走…」烏克蘭父親淚別妻女去打仗 小女兒緊牽不放淚崩!畫面太心碎:這一去恐是永別 2022-02-25 俄烏交火》臉上滿是鮮血與無奈… 一張烏克蘭婦女照洩戰爭殘酷!俄人怒了「要普丁住手」 2022-02-25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歷史上2次石油百美元,隔年都爆金融危機…陶冬:這次第三次,5大供應鏈恐爆發危機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