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腦解鎖》讀後心得: 改變思維,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腦解鎖》/ Jo Boaler@博客來. 適合誰閱讀. 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完美、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到、害怕讓他人發現自己的弱點、害怕錯誤與失敗、企求改變思維 ... GetstartedOpeninappWandaLinSigninGetstarted7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閱讀】《大腦解鎖》讀後心得:改變思維,看見不一樣的世界WandaLin·Aug29《大腦解鎖》/JoBoaler@博客來適合誰閱讀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完美、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到、害怕讓他人發現自己的弱點、害怕錯誤與失敗、企求改變思維與信念閱讀此書的原因起初,無意間看見奕酉老師分享這本書的書評,才發現這本書。

後來,再細看此書的簡介,就覺得一定要讀這本書。

原因在於,我意識到自己的思維與心態需要改變;同時,我也企求成長為理想中的自己。

因此,我踏上了閱讀此書的旅程。

六把學習金鑰,你需要哪幾把?首先,想詢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認為自己擁有「成長型思維」,還是「固定型思維」?簡要的說明一下這兩個名詞的意義。

如果你擁有「成長型思維」,表示你認為自己一直在成長、你不會被「天賦」二字限制、你認為自己能習得一切你想學習的事物。

而如果你擁有「固定型思維」,表示你對於自己的潛能不抱持希望、你會被自己的科系背景限制。

如果你擁有「固定型思維」,或許你需要這六把學習金鑰,幫助你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如果你擁有「成長型思維」,恭喜你!或許你可以看看自己缺哪一把,將它帶走!以下是六把學習金鑰:一、當我們在學習,大腦中的神經路徑就會成形、強化或連結二、每一次掙扎、犯錯,都是大腦成長的最佳時期三、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信念,身體和大腦就會跟著改變四、如果能從多個層面來思考,神經路徑和學習成效皆能不斷增強五、思考速度並不是衡量才能的標準;如果能以創造力和靈活來面對想法和人生,就能有最大的學習成效六、與人連結,接觸各種不同的想法,可強化神經路徑、增進學習成效改變思維與信念,改變看到的世界一個人會受到限制是因為自己放棄、不再嘗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感受:一旦認定自己做不到某件事,真的就不會達成;但如果內心深信自己能完成某件事,最後真的會達成。

我有過這種感受,而且非常多次,這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思維與信念的重要性。

以下這個小故事,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思維與信念的力量。

一位果園主人的一句話,改變一個小男孩的一生。

丹尼爾·何夏(DanielRocha)升高三那年暑假在果園打工,因為他想買一雙喬丹球鞋。

果園主人看見他,便詢問他的父親:他是誰?父親表示:我兒子。

後來,果園主人很兇地告訴丹尼爾·何夏:不要再踏入果園,而且明年必須好好上大學。

工作結束後,丹尼爾的爸爸詢問他是否想上學,他表示他想上學。

後來,他順利申請獎學金以就學,最後還成為一名數學輔導主任。

丹尼爾從個人經驗體會到,知道自己有能力往上爬的訊息有多重要。

此外,他也告訴學生也幫助他們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面對犯錯與掙扎,我們應該感激而不是放棄我想,應該多數人都喜歡成功的滋味,而盡量避免面對犯錯與掙扎的過程吧!但研究卻指出,在我們犯錯時,大腦的突觸電流活動會增強,顯示大腦在成長。

書中提供許多案例。

其中,作家科伊爾試圖破解天才的密碼,他的結論是:卓越的成就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源於特別的努力與練習,而關鍵在於我們的腦神經髓鞘。

大腦的運作是透過神經纖維(包括神經元)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絡,而髓鞘則是包覆在神經纖維外層的脂肪物質,能強化神經訊號,使這些訊號傳輸得更快、更正確。

而在練習的過程中,髓鞘會一層一層增厚,就能使我們的動作與思考變得更順暢、敏捷。

練習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無數的犯錯,以及感到掙扎、想要放棄的時刻。

但如果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辦到,就能在某個領域達到專精的程度。

此外,安德斯·艾瑞克森教授經過研究後指出,成功的人士是靠著「刻意練習」達到巔峰的。

也就是挑戰自己的極限,犯錯沒有關係,改正之後再努力嘗試,再犯更多的錯。

如果你深陷黑暗的低谷一你得好好利用這段時光,努力往上爬,總有一天,當你站在高山上回顧過去,會心懷感激。

跳脫自己的世界,與他人交流合作吧!我很認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她認為學生放棄學習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要學的東西很難,而且總是一人掙扎。

但如果他們能夠合作,就能發現每個人都有感到困難的地方。

這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其實是非常正常的。

此外,當我們碰到困難時,如果我們想克服它,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向他人求助」,包含我們的朋友、家人、同事等等。

這使我們有機會知道他人對於某件事的看法、建議,同時讓我們感受到被支持的溫暖。

作者提出的一個案例,讓我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宣恩上高中時陷入低潮,他總是認為自己不管在哪裡,都有置身事外的感覺。

之後,他參加學校的社團,開始與他人建立連結,結果他更加了解自己,也更認同自己所身處的學校社群。

後來,他發起一項「算我一份」(CountMeIn)運動,鼓勵青少年加入社區活動,與他人建立更多連結、以不同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也能產生歸屬感。

最好的合作始自以不設限的觀點來看別人,以及願意考慮種種想法。

結語-面對自己的不足,我們都應該正面看待,而不是選擇掩蓋閱讀完這本書後,我有種重新省視自己之感。

原先以為,自己是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但後來發現,其實並不全然是,自身思維還有許多待改變之處。

我是一個不勇於承認自己哪裡不夠好的人。

有些時刻,需要坦承自己所不足之處時,內心會感到難受,也會感到難以開口,但這是因為我被自己的思維綁架了。

現在我明白,誠實地面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會使我更願意去改善那些地方,也更有可能獲得成長的機會。

我會開始練習勇敢地擁抱錯誤、挫折與不確定性,使我的人生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希望你們也能和我一起練習。

經常挑戰自己,不怕面對困難,設想新的方式、接觸新的想法,大腦就能越來越敏銳,人生也會變得更好。

11 11大腦解鎖自我成長思維信念閱讀MorefromWandaLinFollow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