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位而行,可以成道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庸》有雲,「君子素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意在吿誡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素位而行,可以成道 2020-12-21騰訊網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

行道不可以出本位,若是離開了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素位而行,可以成道。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

滿口仁義道德,儘是吃人的君子。

曾國藩說:「滿口仁義道德的人,最可怕」,曾用人,從來不信那種滿口仁義道德,動不動就講大道理的人,他說,這種人最不可信!《笑傲江湖》最愛講大道理的就是岳不羣,在秉性未暴露出來時,道理越多,藏的越深,因爲無時無刻在用大道理來掩蓋內心的虛無,用道理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武林盟主的左冷禪也是暗中使壞,枱面上濫用職權。

《倚天屠龍記》的成昆,穿梭於各大門派之間暗中使壞,枱面上用大道理挑撥離間,咄咄逼人。

就連抗日神劇中,隱形的壞分子也愛講道理。

魯迅先生說:「滿口的仁義道德,其實就是兩個字「吃人」。

韓非子在《說難》說「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明朝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

他用這樣的話來讚嘆自己的好朋友祁止祥:「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人沒有一點癖好、瑕疵,不可以深交,因爲沒有深情厚意和真情實意思。

這就是人太過於完美,只能讓人遠遠地敬仰,周敦頤在《愛蓮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親近)焉。

故而不能讓人親近、也建立不了很好的親密關係與親子關係。

如此,如果保持完美苛刻的父母長輩,那麼孩子就要遭罪了。

《論語·公冶長第五》記載孔子的話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於予與改是。

」,意思是以前我對人的態度是,只要聽到他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爲;今天我對人的態度是,聽到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的行爲,才能相信,對於我來說就改掉這個。

於是識人的流程並是聽其言、觀其、察其心、知其底,方知其人。

行道不可以出本位,若是離開了本位,不但老而無功,反而有過。

行道不是有能力、有機會就可以出本位。

劉歡唱好漢歌說「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什麼叫該出手的就出手,肯定是衆說紛紜,難以定論。

佛家說:「佛渡有緣人」,什麼情況叫有緣,什麼請教無緣呢?「行道不可以出本位,若是離開了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追劇《太乙仙魔》最新集,魔道·藏冥山的採花賊馮大寸被師父鬼聖廢了一身武功,還奪取了一隻手臂,奄奄一息中被武林·點蒼派柳紅煙所救,明知馮大寸犯下很多壞事(江湖中稱他爲採花賊,但是誰也沒有看到,也沒有證據證明就是),本着人命爲大,人性的使然,柳紅煙救了他,放到破屋裏,包紮好。

救了是不是就得繞過他呢,沒有?考慮着如何送衙門,採花賊時期所犯的惡理當由衙門來處理,如果柳紅煙私自處理,挖心還是掏肺,這就是私刑;赦免那是包庇縱容。

行道不可以出本位,該救人得救人,該送衙門得送衙門。

好巧不巧,衙門的官差找人找到了這裏,發現了馮大寸,也發現馮大寸沒有了武功,並開始爲所欲爲,毆打辱罵,濫用私刑。

恰巧柳紅煙拾柴回來,才阻止毆打,同時交給兩官差處理。

聽到官差說把他殺了來頂替另外一個大盜綁匪,去邀功請賞,做法惡劣之後,出手阻止,引發官差與柳紅煙之間的矛盾了,用「圍魏救趙」的方式救了馮大寸。

假如柳紅煙離開了自己作爲江湖人士的本位,仗着有武功就阻止官差押走馮大寸送衙門,保護他,那就是包庇他。

原諒馮大寸,日後就成了馮大寸言語上攻擊柳紅煙的一個行爲點,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

比如說,是不是喜歡上了這個雖然人見人惡,但也風流倜儻的採花賊,不然怎麼會失去原則地照顧得那麼好呢?雖然馮大寸被廢了武功,多了雙手,那麼曾經犯過的事情,自然需要送衙門,受到懲罰。

而衙門官差濫用私刑、胡作非爲,殘害生命,柳紅煙作爲武林正派人士,自然不能見死不救。

柳紅煙的行爲始終沒有離開自己作爲江湖人士的本位,這也爲後面馮大寸因受柳紅煙行爲的影響而洗白,打下伏筆。

安身立命,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才能立住了天命,上天按天理運作,人按照本分行事,就合了天道,需要有這種覺悟,又是難之又難。

相關焦點 「素位而行」才能「行穩致遠」 《中庸》有雲,「君子素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意在吿誡世人安守本分、盡好本職,不做超出能力之外的舉動,方能回歸本真、擁簇自我。

反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缺乏「素位而行」,人生軌跡脫離正軌,乖戾取巧、犯險牟利,必將自暴自棄、不義自斃。

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賞析 《中庸講記》根據錄音整理而成,沒有正式出版。

      .第十三章今天開始是講如何修道,那麼在《中庸》講修道的道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素位而行,方可仰望星空 我非常喜歡《中庸》第十四章中的一段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顏回和舜,一爲君子,一爲聖賢,都是「素其位而行」的典範。

換作我們普通人,想要素其位而行是否很難?其實不然,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就連每日只管撞鐘的和尚也能做到,因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真正的素位而行。

有人要問了:不是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你這種素位而行的觀念太消極。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險以僥倖。

素位而行,喜悅而活 仔細想想,顏回、蘇軾在艱難的環境中,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沉淪,依然安守本分,這不正是「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的氣象嗎?這不正是素位而行的體現嗎?素位而行,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素位而行,自然從容淡定,悠然自得,這是一種愜意,也是一種境界。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難以感受到這份愜意,更多的是心煩意亂,焦慮不安。

爲什麼《中庸》會說「君子素位而行,小人反是」? 君子素位而行,小人反是。

對於這一思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一、對「素」與「位」概念的理解「素」有這樣幾層意思,一是表示「鄉」的意思,所謂「鄉」就是指所入所處之地。

通俗地說,身處富貴,就應該行富貴之不驕不淫而好禮之道。

反之,富貴而無道,專行驕淫無禮之事,那是小人所爲;身處貧賤,就應該行貧賤之不諂不懾而安樂之道。

反之,貧賤而無道,專行諂媚濫爲之事,那是小人所爲;身處蠻荒,身處患難,就應該行入鄉隨俗和臨危不懼之道。

反之,專行不尊重別人的風俗,臨危而驚恐之事,那是小人所爲。

王陽明心學: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祕密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爲致良知。

這裏所說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出自《中庸·素位篇》中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素位而行誠實盡責 素位而行誠實盡責君子應以忠厚誠實待人,不要暗藏心機;無論自己的職位高低和環境優劣,都應當正直無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份,宋朝名臣傅堯俞就是這樣一位好人好官 讀蘇軾《祿有重輕》感慨《中庸》的「素位而行」 讀蘇軾《祿有重輕》感慨《中庸》的「素位而行」吳斌讀着蘇軾的《祿有重輕》就想起了《中庸》中的名段: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共同讀書」素位而行 素位而行人都是」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自己所造,沒有哪個神可以主宰,這與佛家」無主宰,非自然」的道理一樣,一切皆是因緣所生,都是因果的道理。

看完這一小段,我想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都是依業力而來,而業力又是我們不斷連續的生命中所自帶的種子,本來就存在,發生也不是意外。

《中庸》第14章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

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這一段應該是後世儒家宣揚的重點,估計也是所有統治階級都喜歡的一段話,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不要有什麼其他的心思,按照子思的話,處於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處於貧賤的狀況,就做貧賤人應做的事;處於邊遠地區,就做在邊遠地區應做的事;處於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應做的事 素位而行歡喜年|辛丑年·浣溪伍年《歡喜歷》 其實,2000多年前儒家經典《中庸》就給出了答案——「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怨天,不尤人,立足現實積極生活,讓每一個當下都過得有意義、有進步、有歡喜。

爲熱愛工藝品的行家提供一件可以細品賞玩的作品,也爲浮華都市中的人們營造出一份內心的寧靜。

2021辛丑年·浣溪伍年|歡喜歷回首2020年,宅居、封閉、隔離、戴口罩、測體溫……種種不便、種種恐懼,但都沒有能夠阻止中國人有意義、有進步、有歡喜的腳步。

解析;君子素位而行 【注釋】素:本義指未經加工的本色絲織品;沒有染色的絲織品叫做素。

素是細白光澤的絲織品,也就是白色或本色的生絹。

「素」是本色的絲,由此引申出「白色、本色」義,進一步引申出「本性、本質」義。

;《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爲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PS:離卦「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帛書作「初九:禮昔然,敬之,無咎」。

解析,君子素位而行 【注釋】素:本義指未經加工的本色絲織品;沒有染色的絲織品叫做素。

素是細白光澤的絲織品,也就是白色或本色的生絹。

;《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爲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PS:離卦「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帛書作「初九:禮昔然,敬之,無咎」。

解析,君子素位而行 ;《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爲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PS:離卦「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帛書作「初九:禮昔然,敬之,無咎」。

無「誠」則無從談「禮」,《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爲貴」。

持守忠恕素位而行 今天老師講解了內容有:1.三種人、素隱形怪,行爲怪異實則內心自卑。

二、遵道而行半途而廢,知道並行中庸之道但半途而廢。

三、依乎中庸,聖人的境界。

2.君子的道是廣大而精微的。

3.總結。

1.匹夫與聖人的區別?2.到既平凡又難以把握。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真正的君子,安於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

做好本分的事,是改善自身環境成功概率最好的方法。

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環境。

所謂「素位而行」才能「行穩致遠」亦是這個道理。

《大學》有言:知其所止。

即爲安守本分,也爲安分守己。

這種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麼角色,就做好什麼事。

《湯氏家訓》有言: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繪事後素·三人行 2017 年 12 月 27 日,江南大學美術館即將迎來「繪事後素·三人行」理論·繪畫展,他們是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導李硯祖教授 不喜歡干可以走人,孔子說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你不喜歡干,感到現在的工作是一種受罪,完全可以走人不要干。

你不干,走了,自然也有人干,要知道,沒有人會逼着你去干現在的工作。

而既然幹了,與其板着臉,不斷的抱怨,還不如開心點,好好干。

孔子說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作非分之想。

因爲有太多的想法,所以才會不開心,才會去抱怨,所以孔子又說:「正己而不求於人。

素口之道,儘是禪機,佛門素齋的魅力! 但所謂素齋,卻是一直到了宋朝才形成規模。

這背後最大的原因,大抵是跟生活水平的進步大有關係。

先秦時,民間飲食還是以樸素爲主,雖然當時遍地荒野,森林茂盛,各路野味層出不窮,但民間之人很少又機會可以吃肉飲酒,素食就成了果腹的最佳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