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 1. 鍾山:《江南通志》:“鍾山在江寧府東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蔣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

· 2. 蒼黃:兩解:一、同倉皇,慌張, ...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是毛澤東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創作于1949年。

這是一首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詩篇。

詩人熱情歌頌了人民解放軍飛渡長江天塹,解放南京,改造黑暗舊社會的光輝史實。

並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詩句,闡發了"追窮寇"的深刻軍事哲理。

作品名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創作年代近代文學體裁七言律詩作者毛澤東代表作沁園春·雪​詩詞原文題解: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國民黨反動派盤踞了22年的南京。

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毛澤東在人民的“薄海歡騰”聲中揮筆寫成此篇。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鍾山風雨起蒼黃,作品圖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詩詞注解1.鍾山:《江南通志》:“鍾山在江寧府東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蔣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

周圍六十裏,高一百五十丈。

諸葛亮對吳大帝雲:鍾山龍蟠,指此。

”此處用作南京的代語。

2.蒼黃:兩解:一、同倉皇,慌張,匆忙,急遽失措貌。

二、變化翻覆的意思。

《墨子所染篇》:“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成忠臣書法《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摘句”後因此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並引申為天翻地覆。

此蒼黃就是倉皇,即突然的意思。

3.虎踞(jù)龍盤:形容地勢優異。

三國時諸葛亮看到吳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南)的地勢曾說:“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見《太平御覽》引《吳錄》)石頭即石頭山,在今南京市西。

4.慨(kǎi,即凱)而慷:感慨而激昂。

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

5.宜將剩勇追窮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軍(三大戰役大量殲滅國民黨反動派部隊後)過剩的勇氣。

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

《後漢書·皇甫嵩傳》:“兵法(指《司馬兵法》),窮寇勿追。

”這裏反其意而為之,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把敵人堅決、徹底、幹凈、全部地殲滅掉,不要留下後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種手段獵取名譽。

7.霸王:指項羽。

項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劉邦(後來的漢高祖)同時起兵反秦。

劉邦先據秦都鹹陽拒項羽。

項羽殲滅了秦兵主力,擁四十萬大軍入鹹陽。

他當時為了避免“不義”之名,沒有利用優勢兵力消滅劉邦,後來反為劉邦所消滅。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詩句,原詩說的是漢武帝時製作的極貴重的寶物金銅仙人像,在三國時被魏明帝由長安遷往洛陽的傳說。

原句的意思是,對于這樣的人間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傷而衰老。

這裏是說,天若有情,見到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黑暗殘酷,也要因痛苦而變衰老;9.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

滄桑,滄海(大海)變為桑田,這裏比喻革命性的發展變化。

古代神話:女仙麻姑對另一仙人王方平說,他們相見以來,東海已經三次變為桑田(見葛洪《神仙傳》)。

創作背景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國民黨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

當夜,解放軍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迄江西湖口的千裏長江上,分三路強行渡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堅決、徹底、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抵抗共產黨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解放南京由總前委書記鄧小平等統一指揮的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的百萬大軍,即在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的一千餘裏的戰線上強渡長江,並于四月二十三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聽到這個訊息大快人心,于是寫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本詩氣勢恢宏,語言鏗鏘有力,它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徹底覆滅,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毛澤東就在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後的兩三天內醞釀成這首雄渾的詩作。

毛澤東同志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在寫這首詩的同時,毛澤東還親筆撰寫了一則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表在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報》上。

詩詞譯文“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革命的暴風雨震蕩著蔣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攻蔣軍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根據地—南京城。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以雄奇險峻而著稱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時候都美麗。

這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

不可學那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造成自己失敗的楚霸王項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

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詩詞作者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毛澤東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

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作品鑒賞整體把握全詩風格豪放,筆意雄奇,飽含哲理,敘事與議論結合緊密,活用典故。

                             首聯描繪了解放軍解放南京戰役的宏偉場面,總起全詩。

頷聯進一步贊頌了南京解放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抒發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頸聯是全詩的主旨和靈魂。

詩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失敗的典故為教訓,警示解放軍將士,不能像項羽那樣勝利後驕傲自滿。

也表明了我們一定不能放松警惕,不能給敵人留可乘之機的軍事方針。

尾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全詩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總結。

詩人引用唐代大詩人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句,推陳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將戰勝舊事物的哲學道理。

主要內容1949年,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

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強渡長江,佔領了國民黨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

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完全崩潰。

接著,解放軍又以破竹之勢,解放華東、中南和西南的大片土地。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神州大地開始了歷史的新紀元。

在這歷史巨變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寫下了這首《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南京古稱建業、金陵,依山傍水,地勢險要,不僅歷來為兵家所爭,而且亦是好幾個封建王朝的帝都。

國民黨統治時期,南京又是其政治、經濟、文化統治的中心。

本詩一開頭就寫出了革命風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氣勢。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毛澤東對麾下百萬雄兵那種自豪心情溢于字裏行間,過大江的“過”字,有幾層心境復合在一起,其一,蔣軍曾說千裏江防牢不可破,但江防再嚴,也難于抵擋百餘萬精兵強將,這個“過”字,既反映毛澤東對革命軍事力量的自豪自信,也含有對敵軍江防的不屑。

其二,長江一過,南京就在岸邊,過大江即意味著攻城隅府,南京政府就此休矣,這個過字,是解放軍為中止國民黨中央政權反動統治而打上的句號。

其三,毛澤東解答了一個設問,鍾山風雨為何竟敢令大地蒼黃變化?依靠的是百萬雄師,依靠的是雄師百萬過大江,毛澤東用首聯兩句詩再次論證了一個著名論斷:“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當然,這裏並不是再用理論演繹來論證這個論斷,而是以改天換地的歷史巨變事實來論證,如此的印證怎不令毛澤東豪情升騰。

在詩的二聯中,毛澤東繼續升騰歷史豪情。

南京歷來被形容為虎踞龍盤之地,是建立帝業的好地方。

漢末孫吳政權,明代朱氏朝廷,太平天國,以及孫中山的臨時民國政府均立都于此。

盡管蔣介石也看重這塊地方的帝王景象,但終因反歷史進步而被人民鏟除。

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當年曾被蔣介石軍隊追趕于窮山惡水之間,奔走二萬五千餘裏才擺脫被消滅的困境。

如今,毛澤東率領的百萬正義之師鏟除了南京國民黨政府的反動統治。

毛澤東對比歷史情境的變遷,既自豪,又激動。

他看著南京市民歡迎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捷報,為人民歡呼解放而動情,為人民的歡呼而高興。

南京雖然解放了,但全國還有一大片土地仍在國民黨統治下。

國民黨軍隊雖元氣大傷,仍有殘兵百萬,如得以喘息,勢必卷土重來,那是危險的。

因此,毛澤東寫下了非常著名的三聯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當年,項羽為博得“仁慈”的虛名,寬大為懷,沒有用優勢兵力消滅劉邦的軍隊,結果反被重新壯大勢力後的劉邦消滅。

歷史的教訓必須吸取,毛澤東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曾引用寓言故事,強調不要憐惜蛇一樣的惡人,不要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堅持革命到底,才能爭取革命的全勝。

這兩句詩廣為人們引用。

而不僅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想,而且表達了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千秋萬代幸福高度負責的歷史責任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座右銘。

詩的末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二句,包含著毛澤東對歷史的慨嘆。

天是自然之物,然日夜聞睹歷史變遷,自然的天亦會對人類社會性的發展產生感情反應。

老,通常是指自然之物進入衰敗期,也可喻為社會態勢漸入遲鈍之境,然而“老”字有時可指代一種成熟的境地。

全句意思是說,天地若是通人類情性,那它們耳聞目睹人類是如何在反壓迫、反剝削鬥爭中發展以後,天地亦會同情為自身解放奮鬥不息的人類進步力量的。

這種同情怎麽表現呢,毛澤東筆調一轉,證明人類歷史盡管幾遭兵火戰亂,然而大的趨勢總是滄海變桑田。

滄海變桑田才是人間正道。

雖然滄海變化是人類所為,但毛澤東巧妙地在詩中寫成似乎是宇宙所為。

這二句詩是對全詩的升華,一是表現了這樣的一種想法,別看當年蔣介石政權窮凶極惡鎮壓人民解放事業,歷史進步終究是阻擋不了的。

二是有些人指責解放軍理勝不饒人,窮追狂打國民黨殘餘勢力。

這樣做是向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負責。

戰爭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的,中國共產黨人最終的目的還是和平、建設,把滄海變成桑田。

正如毛澤東當時所說的那樣:“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洗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深刻涵義,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人民取得了勝利,人民更懂得如何鞏固這勝利,如何建設光輝燦爛的新中國。

藝術手法《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一詩,同樣體現了毛澤東詩詞的藝術特色。

首先,它形象地表現了一個偉大革命家、戰略家的膽識和氣魄。

並以此駕馭全詩,貫通全詩,面對解放南京這一重大歷史性勝利,詩人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縱觀歷史,透視現實,提出了狠追窮寇,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戰略思想,這不是一個戰役、一場決戰成敗的評價問題,而是關系著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關系著億萬人的命運。

它從藝術上再現了這一戰略思想,預示了人民戰爭必然最終勝利,熱情奔放,氣勢雄渾,是一支高昂的革命戰歌。

其次,詩借景抒情,景因情生;又寓情于理,使情、景、理水乳交融,化為情真理達的妙合之作。

詩人滿懷激情贊頌這場空前的勝利,狂喜之情溢于詩行,由風雨蒼黃到今昔慷慨,展示了他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歡欣之後是沉思,是新的運籌帷幄,故引經據典,提出“追窮寇”的戰略決策,從而展示出社會變革發展的必由之路。

前四句抒情,百萬大軍龍騰虎躍,石頭城裏雨驟風狂。

捷報飛傳北京,領袖為之動容,激情迸發,慷慨高歌;中華大地歡呼雷動,河山激蕩,這是多麽振奮人心的時刻啊!後四句議論,把政治上的戰略決策詩化,融哲理于詩中,震人耳目,發人深省,使人的眼界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

又次,詩中活用典故,意境深遠。

項羽反秦,威震海內,後來卻毀于一旦,皆因不攻鹹陽,寬饒劉邦。

這是大家都熟知的故事,一經毛澤東點化,就具有了全新的意義。

典故的妙用,使詩的意境變得廣闊深遠,一幅除舊布新、建設一個朝氣蓬勃、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的美好圖景頓時出現在眼前。

相關詞條菩薩蠻·黃鶴樓七律·答友人如夢令·元旦浪淘沙·北戴河念奴嬌·昆侖食指的詩十六字令清平樂·六盤山水調歌頭·遊泳七律·登廬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採桑子·重陽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念奴嬌·鳥兒問答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七律·和周世釗同志念奴嬌·井岡山七律·憶重慶談判卜運算元·詠梅五律·張冠道中七絕·莫幹山七絕·觀潮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七絕·五雲山賀新郎·別友雜言詩·八連頌毛澤東詩詞賞析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七絕·詠蛙虞美人·枕上我用殘損的手掌七律·有所思其它詞條ConnieSRT上海商業不屑不遠千里鄉村音樂北汽威旺307半枝蓮奧斯卡·德拉倫塔子宮內膜意芙旅店施明德林利豪標緻206淘米牧島甘蔗汁超級彈丸論破2醬汁青橙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華人百科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