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的高端之路怎麼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科客。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目前來說,國產手機在大多數國人眼中或者印象里還是以低價高配著稱,但今非昔比,有不少的廠商正在逆襲,向高端市場發起進攻。

最近售價8999元的保時捷版華為Mate9,被市場一度炒到3萬多元,足以令很多人瞠目結舌。

對於國產高端手機的崛起,以及能否順利衝擊高端市場,來看看這期Talk客的編輯們有什麼看法吧。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推出了高端手機,這是否意味著國內手機廠商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了呢?當然技術成熟是一個方面,但另一方面來講,手機的同質化嚴重及生產難度降低也是造就國產高端手機崛起的一個原因。

與二十年前手機售價上萬相比,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可謂是「爛白菜」的價格。

同時所謂的高端手機及中低端手機實際上的差距其實不大,更多的差異是體現在了外觀、材質及硬體上面。

但目前基本上智慧型手機廠商很少使用自家研發的硬體,所以一款智慧型手機實際上是利用別人家的科技自己進行整合的產品。

再看看Xiao是怎麼說的:

我個人來說,還是比較歡迎國產手機走高端化,但不僅是價格高端那種,而是要性能與體驗同樣達到一致,真正做到對得起高端旗艦的稱謂。

最近幾年,國內廠商開始從走量到走心,通過幾年的用戶積累,手機廠商似乎信心十足、意氣風發,紛紛開始研發高端機,衝擊高端手機領域。

但是由於品牌知名度不夠深入人心,導致不少品牌的高端手機都是叫好不叫座。

我覺得廠商以後少點套路,砍掉那些雜七雜八的各種版本,專注於研發幾款真正拿得出手的精品,而不是拚命推新品刷知名度,玩那種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把品牌真正做讓人耳目一新,高端之路自然走得順風順水。

最後聽聽Neverland的想法:

從早期的屌絲機、山寨機到現在能突破並且站穩3000元檔次「禁區」的旗艦手機,國產手機的進階之路的確走得很不容易。

無論是打響品牌知名度也好,還是增加利潤空間也罷,高端化這樣一條充滿艱辛和挑戰的道路,他們不得不去嘗試。

不過呢,國產高端手機想真正的崛起,還有一定距離要走,至少要向三星和蘋果看齊。

華為老想著要超越的三星和蘋果都有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基本可以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這正是國產手機難以企及的地方。

說到底還是風險問題,反正市面上的手機都是這樣設計的,符合大眾審美,又何必求新求異呢?於是呢,現在的手機只要遮住LOGO部分,恐怕沒幾個人都分辨出來這是哪個品牌。

如果手機品牌敢於變革的話,至少有機會成為行業的領軍者,進一步坐實高端之名,就像蘋果搞起指紋識別功能後,如今指紋識別都成為千元機的標配了,就像三星玩起了曲面屏後,估計明年會有一大波旗艦手機是曲面屏手機。

他們每一次的創新和變革都能成為整個行業的潮流,反觀,國產手機倒是缺乏變革的勇氣,只能默默地跟隨,個人還真期待國產手機也能玩出自己的創新之路,這樣的話,相信他們的高端之路會更好走。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編輯說的內容,不知道你聽完三位編輯的說法,你有沒有什麼高見想發表的,歡迎在下面發表評論喔。

我們下期《Talk客》不見不散喔~~~~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科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