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 -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汉语言文学的语法解释 “的”是通用的,可以作为的、地、得的替代语,日常都可以通用。

严格来说,上述三字是组成语句的短语(词组)的虚词之一。

首页 期刊介绍 机构设置 采稿流程 政策法规 期刊目录 信息服务 联系我们 “的、地、得”的用法 发布时间:2012/10/15   一、汉语言文学的语法解释    “的”是通用的,可以作为的、地、得的替代语,日常都可以通用。

    严格来说,上述三字是组成语句的短语(词组)的虚词之一。

    “的”常用在介宾词组,表达一种描述后的结果,通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后。

例如,我们的祖国,强大的祖国,漂亮的姑娘......    “地”常用在动宾词组,也是一种描述的后果,通常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

例如,部队在快速地推进、同志们紧张地开始工作......     “得”常常表示一种后果,常出现在动补词组,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通常用在动词后,作为动补状语出现。

例如,高兴得跳起来,打得你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二、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三、结合来稿中的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1.“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2.“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3.“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   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上一条: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 下一条: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 本刊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是山东财经大学主管主办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7-150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929X,系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金融研究”栏目是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本刊关注经济管理理论前沿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刊登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

热忱欢迎学界同人惠赐佳作,踊跃来稿。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 投稿指南 更多... 更多... 文章查询 标 题 摘 要 关键词   往期目录 更多...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中国知网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 华艺中文电子期刊(CEPS) 龙源期刊网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版权所有©2012《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办公楼915 电话:(0531)8261757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