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媒體識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媒體識讀是21世紀公民必備的關鍵能力,懂得批判、解讀媒體所呈現的概念與訊息,才可以成為一個具有思考能力的現代公民。

在面對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媒體訊息之前,不妨先問 ... Togglenavigation   回首頁  教材資訊 國文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英語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數學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自然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社會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藝術 課綱新知 數位教學 健體 課綱新知 數位教學 綜合活動 課綱新知 數位教學 科技 課綱新知 數位教學  研習活動  美學體驗 設計團隊介紹 課本特色       國小館 科技 教材資訊 課綱新知 前進會考 數位教學 課綱 素養 國文 英語 會考 數學 自然 綜合活動 科技 藝術 健體 公民 地理 歷史 彈性課程 淺談「媒體識讀」 作者:簡良諭(高雄市立中山國民中學資訊科技教師) 分享 分享 科技 十二年國教科技領域的課綱中,「資訊科技」的學習內容加入了「媒體識讀」及「資訊倫理」。

「資訊倫理」大家可能較熟悉,但是「媒體識讀」對於某些老師或學生而言是較為陌生的名詞。

究竟什麼是「媒體識讀」?學習「媒體識讀」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為何要學習媒體識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充斥著各種的媒體,例如: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網路等。

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指出,光是西元2003年全世界所創造出的媒體訊息量,就相當於人類過去五千年來所創造出的資料量總和。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已成為我們接收訊息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社群媒體更是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西元2017年,每分鐘在Facebook會新增約400萬個「讚」、有將近400小時的影片被上傳到YouTube,更有1500萬個文字訊息被發送出去。

每個人都可以是記者、作家、攝影師,在網路上創造資訊,並透過網路廣泛的發佈出去,但這些訊息都是正確的嗎? 媒體的定義:泛指用來傳送資訊給他人的工具。

媒體識讀(Medialiteracy):辨識媒體、解讀訊息的基本能力。

媒體識讀的基本概念 建構而來的媒體訊息 媒體上的每一則訊息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往往都存在著特定的框架及目的,並非所有的訊息都是中立無害。

也就是說,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往往都已經過美化或包裝,例如:保養品廣告常會透過各種暗示(買一送一、限量特價等)來促使消費者購買、有些產品甚至會誇大效果,設法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另外,有些媒體會接受廠商的贊助,製作有利於宣傳產品的新聞內容或文章,也就是俗稱的「業配」;或是在節目中置入廠商的產品,增加觀眾對該產品的深刻印象,也就是「置入性行銷」。

這種作法讓新聞及電視節目變成廣告,民眾看不到真實的資訊,若無媒體識讀的能力,將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媒體的意識形態 由於每個人的想法、立場皆不同,在建構媒體訊息時,也會含有不同的意識形態。

以常見的政治意識形態為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卡達的半島電視臺,報導同一則基督教與回教文化衝突的新聞時,會因國情與歷史的背景因素,站在各自的文化立場上作不同的解讀,若民眾只看了單一電視臺的新聞,且被動的接受訊息而不再加以檢視,就很可能忽略事情的全貌,甚至造成偏見。

閱聽人的主體性與自覺 媒體新聞為了搶快、搶獨家,往往疏於查證、或是誇大渲染等,常造成新聞錯誤百出;加上現在行車紀錄器、路口監視器、網路瀏覽器的盛行,許多新聞資料的來源都是直接從這「三器」上取得,甚至有些媒體還會製造假新聞。

例如:西元2005年的「腳尾飯事件」,在新聞播報後,被證實是由電視臺及臨時演員所拍攝的。

以前常說「沒圖沒真相」,但是現在卻變成「看圖說故事」了!使用媒體的我們要具有解讀媒體的能力,不要輕易相信媒體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如何學習媒體識讀 老師與家長的帶領 孩子的想法很單純、很直接,閱讀新聞時,往往只是全盤接受,並沒有辦法做太多的延伸思考,例如:看到衛生紙漲價就覺得應該要去囤貨、看到醫美的相關報導就輕易相信偏方,但忽略了這些新聞背後可能隱含的深層問題。

這時候就需要老師或家長的幫忙,帶領孩子閱讀新聞,引導他們去詮釋新聞、找延伸資料,讓孩子了解真正的新聞內容、互相討論,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新聞比對分析 要建立媒體識讀的能力,我們可以挑選一則具有爭議性的新聞,比對不同家報紙針對這則新聞所下的標題、報導內容、照片、編排風格等,比較各報強調的重點和忽略的新聞點有何差異?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報紙的立場和觀點。

結語 媒體識讀是21世紀公民必備的關鍵能力,懂得批判、解讀媒體所呈現的概念與訊息,才可以成為一個具有思考能力的現代公民。

在面對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媒體訊息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等一下,真的是這樣嗎?」或是利用「搜尋、分析、使用、創造」這四大層面來思考,以避免受到媒體的不當影響。

1.搜尋:是否在具有公信力的平臺尋找資料? 2.分析:資訊來源是否可靠?內容的價值觀是否有問題? 3.使用:使用資訊時,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4.創造:這個訊息適合對外分享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