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輯義講座- 第十五章辟如行遠 - 小P 的部落格- 痞客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庸輯義講座- 第十五章辟如行遠 · 君子之道即是中庸之道,承上章素其位而行,以示人修道盡德有序,逐步邁進。

就是說,辟如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小P的部落格 跳到主文 ※【道德聖學叢書】共有七輯,是由忍辱禪院吳雪峰道長所編著。

※   ※【最新文章】師尊師母慈訓-1105條※   ※【道德聖學叢書】共有七輯,是由忍辱禪院吳雪峰道長所編著。

※   ※【最新文章】師尊師母慈訓-1105條※   ※【感謝協助道德聖學叢書建檔】振慶、惠雯、詩雯、培真、嘉鄉、嘉琪※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03Wed201405:24 中庸輯義講座-第十五章辟如行遠 君子之道即是中庸之道,承上章素其位而行,以示人修道盡德有序,逐步邁進。

就是說,辟如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君子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化萬民咸向王道而盡其天職,先宜修身齊家,還應由正心誠意入手。

蓋道不遠人事日常之間,修道上特說自邇自卑,乃是一步緊一步,乃是益切入德之途徑也。

  第十五章   第一節 辟如行遠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譯】   君子修道,辟如行走遠方的路程,必要從近處出發。

辟如要登高,必定要從低處起程。

【註】   辟=同譬;譬喻。

邇=近也。

卑=低也。

【講】   修行的君子欲實踐中庸之道,自有其順序,上章說素其位而行,今又言說譬如行遠,千里的路途,也必自足下一步起程,又譬如登高,萬仞的高山,由還必自麓谷卑處出發。

言雖卑邇,明示進道有序,逐步漸進,是不可躥等的。

【論】   君子之道,子思立言說,大道高遠,其理玄微無窮,人之修道進德,必達人情而通鬼神。

自知之始,以盡了窮神之至,自行之始,以造到知化之極。

在人道上若說到大忠大孝,亦皆不外子臣弟友的庸行做起,由卑邇及高遠,凡天下之事,莫不由小及大,體道的人不可躥等,道之切於卑邇,其理無窮,道即無往而不在呢! 【說】   人欲行遠,非可驟至,辟如登高,豈能一步飛騰,高低遠近卻是無定,可以身邊足下做標準,觀察道之行於入世法,聖人指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素其位而行,就是必先正己後化人,由低近處起程,以達到高遠的理想,安步立足,低近之盡是高遠之至啦! 【證】   書經太甲下篇曰:『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道德經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木。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諦】   修道進德有序,得道、修道、了道、成道正是修道四步聖功。

得道不修怎麼了道,何能成道呢!得道者目前的邇也;成道者登峰造極的至境高也。

得道原人雖得目前師道,若不性命雙修,由漸進步,知行合一,以至窮神達化之極峰,才合聖意,不可忽略,願佛子原人,熟思定靜安慮,天道機玄可得啦!       體天行道,由卑邇,及至高遠,必由庸行之常,中德之易入手,聖人教示吾人達人情而通鬼神,對人道倫德卑邇處做起,入世而出世。

日常中間最親近的不過是我的家室,亦皆不外子臣弟友之綱常倫德,今舉道之行於家室以明道義,對於自己正心修身為卑邇,以齊家盡道就為高遠。

以一家上下言,則和妻子宜兄弟為卑邇,即父母無不順就是高遠。

在以類推父母之順為卑邇,格天受命就是高遠。

以戒慎恐懼為卑邇,即致中和而位育,即是高遠也。

            第十五章   第二節   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譯】   詩經說:妻子處在家庭和陸好合,猶如打鼓奏瑟彈琴。

就是兄弟們並定翕和,和好快樂,這樣美滿情份,溫暖事宜的你全家居室門風,快樂你家中妻子大小。

【註】   詩云=詩經小雅棠棣之篇,這是燕兄弟的樂歌。

鼓=彈奏也。

瑟琴=瑟古代是五十絃,後世改做二十五絃。

琴古時是五絃,近代改做七絃。

琴長三尺六寸,比瑟短一點。

琴瑟調和,人常二樂合奏,所以鼓談瑟琴比喻和合的意。

翕=合也。

耽=不斷的安樂。

室家=居室家庭,另意見禮記的曲禮說:男子三十而有室(妻),女子二十而有家(夫)。

就是室家以夫婦為主,及家庭的意思。

【講】   君子行道,先對卑近處做起的意義,子思引例詩經的小雅棠棣之篇提立證實說:人若在家庭悅樂和好你的妻子,猶如鼓瑟琴一般,彈奏的音律調和。

就是你的兄弟仲間必定和睦,相敬相親,宜兄宜弟故無不翕。

這樣溫暖的家庭,待妻子有慈有愛,對兄弟有情有義。

既然和睦翕好,和平快樂美滿的情景,和樂且耽了。

適宜哉!你的美滿家庭,夫婦情篤恩愛!快樂哉!你的妻子,兒孫順從,純情相愛,樂你妻帑阿!詩經所說如此。

【論】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觀於道行於倫理人道上,可以明查必從淺近處,對自己家庭做起,才是入手真功夫。

詩小雅棠棣之篇說,人能修身齊家始妻子和樂敬愛,如鼓琴瑟者一般,必要溫純賢慧,情好意合,而極其高雅貞淑,這樣美滿幸福,合之至也。

兄弟也是一樣,情投意契,如手足親愛和翕,一門之內風和日暖,平和快樂,四時皆春,宜爾室宜爾家,樂爾妻帑,是從妻子之恩愛好合,兄弟之情義和翕,而推及一家之中,夫婦兄弟間親密,子女兒孫溫純,和樂且耽,無不皆宜呢!這樣道行於其家者,正是由邇行遠,由卑登高,可見道之漸進有序也。

【說】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義,子思引詩經做明證,由宜室推宜家,著手起腳,即兄弟怡怡,得全家一同和氣快樂,恭敬順從,必及子孫上下喜氣滿門。

修道齊家妻帑子伴,建設理想的道德家庭。

樂者樂道,和樂且耽,所以欲宜家必先宜室,妻賢父慈子孝家族全體和順,家齊而後,如能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大化於一邦,世界大同而大同啦! 【證】   詩經大雅思齊篇說:『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 孟子引此詩經敷衍大意說:『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 大學說:(詩經,周南桃夭篇)『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 【諦】   末後修真的君子,欲立身行道,應由身內的卑近,正心入手,至於其家必先正其妻,因為妻是身外的近者,幸得賢慧的妻室,好的內助,教化子女,嚴父慈母,妻賢子孝,容易達到齊家修道的理想。

推道於妻,陰陽和諧如鼓琴瑟然,宜室宜家宜兄弟,宜於子孫莫不皆然。

祝福大家『和樂且耽』自卑以至登峰造極,自邇快到上帝樂園。

              修道君子,齊心齊身,必能齊家,先正其妻,次正其子女,宜兄宜弟,和睦好合,室家和樂且耽,為父母者其順矣乎!夫妻不時風波兄弟仲間不睦,兒孫且不良,雖經濟好,美衣美食美住,而其內心的悲傷時難堪,為父母者何能其順矣乎!。

  第十五章   第三節   父母其順矣乎!   【譯】   孔夫子說:做父母的人,那就悅樂順心了。

【註】   順=適心也,自然從心安樂,不是百善孝順為先,事理上順從不忤逆父母為孝的順,此節的順是間接的體父母之心為心,室家和樂且耽,雖家境經濟不好,衣食也不豐,及父母的心亦安然悅樂啦!其順矣乎!贊歎的詞。

第三章:中庸『其至矣乎』次章: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易之繫辭傳曰:易『其至矣乎』。

都是表達贊歎的辭,父母的心,其順矣乎!見家庭兒孫的『和樂且耽』及神安心樂也。

【講】   孔夫子說:做父母的人,內心最滿意歡喜快樂的,莫非和順悅樂。

夫子最理解體察為父母的心,所以說孝『為其疾憂』,『不遠遊,』等的話,是能體父母之心為心,使父母無憂無罣礙,悅親順親才是真孝的順,夫子贊歎說其『順』矣乎! 人多體會孝道,百行孝順為先,卻是多不知父母如何以順呢!如何以悅父母的心?多福多壽多男子總是人人之所歡樂的,今三多其備,子孫眾多,大廈高樓,五世同堂,美衣豐食,雖順從孝敬,如若妻子不合,兄弟不睦,為父母者其內心傷悲實甚,所以欲悅順父母之心難也。

【論】   父母其順,這順字的意義,非指不忤逆孝順的順,更非是指順教令順從的順。

夫子贊歎父母其順矣呼!這順的意義正是『父在觀其志』父母樂善,即從順其志,順是逆之反,雖盡心順從行孝,有所做事,不悅父母之志,致父母有所悲傷,就不能悅順父母心啦!今觀詩經的意思,妻子兄弟皆相合,即父母之心始安,妻子兄弟皆相樂,即父母之心亦悅,及父母其順矣乎! 【說】   人能合於妻子,宜於兄弟,美滿家庭更又孝敬順從,即其父母安樂可想而知,然父母之心不只而是就得到真的悅樂,必體父母之心為心,『觀其志』『不遠遊』,所以曾子之養曾皙,養親志也。

曾元之養曾子,養親身也。

養志與養身,就有差別了,我亦立身行道,齊家建設道德家庭,粗衣素食,父母之心,何等順悅神安心樂滿足呢! 【證】   中庸二十章說:『順乎親有道。

』孟子曰:『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又曰:『舜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

舜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又曰:『堯舜之道,孝弟而以矣。

』 【諦】   為人子能體父母之心為心,順親心正所以順天心也。

親有不善顛倒之處,即善諫其行,不可取順暗從,陷親不義即不孝,其順矣乎,必順天心啊! 君子行聖人之道,不過在人倫日用之間,不厭卑近,不期高遠,論語所謂下學而上達,就是這個意思。

    吳雪峯 編著/忍辱禪院         文章標籤 中庸輯義講座-第十五章辟如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P 小P的部落格 小P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宗教超自然個人分類:第七輯-【孔門理學】中庸輯義講座此分類上一篇:中庸輯義講座-第十四章素其位而行 此分類下一篇:中庸輯義講座-第十六章鬼神之為德 上一篇:中庸輯義講座-第十四章素其位而行 下一篇:中庸輯義講座-第十六章鬼神之為德 歷史上的今天 2014:中庸輯義講座-第十六章鬼神之為德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道德聖學叢書(7) 第二輯-【人生處世】死生之道論(2)第一輯-【真理天道】性理心法聖學(21)第三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座(0)第四輯-【天人一貫】真禪寶鑑(18)第五輯-【摩訶般若】心經闡微(3)第六輯-【復返樂園】天台靈梯(14)第七輯-【孔門理學】中庸輯義講座(34) 師尊師母慈訓(1) 師尊師母慈訓-1105條(1) 道長(1) 道長(1)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2九月(3) 2022六月(1) 2022四月(2) 2022三月(2) 2022一月(1) 2021十二月(2) 2021十一月(3) 2021十月(6) 2017二月(1) 2015九月(4) 2014十一月(38) 2014九月(2) 2014八月(1) 2014七月(1) 2014六月(1) 2014五月(1) 2014四月(1) 2014三月(1) 2014二月(9) 2013十二月(1) 2013十月(13)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