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毛病!當心是「氣結」惹的禍 - 華人健康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消除氣結,最快的方法依序為:針灸、經脈穴點推拿、刮痧或按摩、艾灸薰療等,這些都要先掌握經脈運行方向和穴道位置,一般人可以看圖對照,不需苦背, ... HOME 健康新知 醫療分科 腫瘤科» 婦產科» 男科» 兒科» 牙科» 骨科» 內科» 外科» 皮膚科» 耳鼻喉» 眼科» 精神科» 動物醫院»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塑身補習班»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健康小學堂»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失智症專區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常見疾病 失智症 攝護腺 退化性關節炎 心血管疾病 憂鬱症 銀髮骨健康 十大慢性病 關節炎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心臟病 慢性肝炎 腎臟病 氣喘 骨質疏鬆症 痛風 十大癌症 大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子宮癌 胰臟癌 食道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皮膚癌 甲狀腺癌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線上諮詢 名人名醫 影音 健康新知 熱門影音 健康智慧 塑身補習班 健康小學堂 健康小食堂 專題 買健康 熱門: 過敏性鼻炎 脂肪肝 中風 乳癌 胃食道逆流 首頁 >雜誌出版推薦 >健康類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收藏 1 2015/2/2下午09:40:55 華人健康網 收藏 (關鍵字: 代謝 , 經絡 , 經脈 , 氣結 , 自癒力 ) 什麼是「氣結」?阻塞在穴道上的真空顆粒 當你肩頸僵硬,或其它痠痛不適,是不是常聽到治療師說你有「氣結」,那是什麼呢?那麼用力按它沒關係嗎? 中醫看「氣」、「血」,包含了人體所有生命和健康無形與有形的養分;氣血循行的「經脈」串連成網路般的「經絡」,組成人體機能和臟腑的關係。

經絡阻塞,氣血就不通暢,在阻塞的穴道上就會產生顆粒狀的「氣結」。

而西醫看氣結,是一氧化積體,形成類似真空顆粒,它正是體內缺氧的部位,是無法代謝的。

很多推拿師把肌肉纖維化、軟組織腫脹、滑囊炎、脂肪瘤、淋巴腫等都當成「氣結」,摸到硬處就使勁按說:「一定要把它推開才有效。

」事實上,它們的成因和結構都不同,而且不是結在穴點的就不是氣結。

要消除氣結,最快的方法依序為:針灸、經脈穴點推拿、刮痧或按摩、艾灸薰療等,這些都要先掌握經脈運行方向和穴道位置,一般人可以看圖對照,不需苦背,以便分辨是不是氣結。

但它們專業的手法一般人並無法自己幫自己進行,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具備消除氣結、疏通氣血的醫理,但找到更實用的自癒療法,就成為很多現代人和醫者的共同期望。

我們身上經脈循行進出的重要部位,像頭、臉、耳、手、腳等,都是檢查與自按氣結的指標區域。

臨床上頭部是人體產生最多氣結的地方,要按得安全又有效,按摩工具和按摩力道就很重要。

而對照圖片按壓有特定作用的「穴道」,是最快入門、安全、有效的自癒療法。

其原理是用手指或工具,直接在穴道上按壓,先堵塞住氣血的回流通道,讓代謝廢物也堆積在此,再放開時便會產生順流沖力,加速氣血循環,同時把廢物帶走。

此外,左右搓揉穴道,氣結硬塊會被揉軟,痠腫痛麻等症狀從外圍開始緩解,最後消失,氣血經脈就暢通快活了! 為什麼會出現「氣結」?代謝變差,毒素累積造成 身上穴道出現「氣結」,代表其所在經絡的循行範圍、關連的臟腑等氣機血行阻滯,不僅會痠痛衰退,往往臟腑也很快就會有病灶出現。

造成氣結的原因很多,常見有:飲食失調、風寒受涼、代謝衰退、外傷重挫、壓力緊張、年紀老化等。

具體物質的阻塞如痰濕、瘀血、食積、宿便、蛔蟲、砂石等,也會導致氣滯氣結。

另一方面,人體有陰陽兩面,陰陽要調和,萬一陽氣虛弱,活動力和營養不足,陰寒凝滯也會形成氣血問題,讓人早衰多病。

就現代醫學的觀點,「氣結」是指體內缺氧的部位,原因和三高飲食(高油、高鹽、高糖)、缺少運動、久坐姿勢不正、好吃冰食、撞傷岔氣等都有直接關係,不僅氣血代謝變慢,細胞含氧量不足,廢物毒素也會累積致病。

不過,運動要適度,因為運動過度會讓肌肉緊繃,反而會造成經絡裡形成氣結,關節和元氣也會過度耗損。

為了保健而做運動,要確實讓心跳提高(130分鐘/下)、呼吸加深,才能通氣活血,體內的廢物毒素自然容易排除,運動後身心都要放鬆,像氣功、太極、有氧操、慢泳等就很適合。

照顧健康之本「氣血」,除了要避免上述不良原因,多注意飲食、作息、運動、情緒等,各方面越自然、無負擔越好;此外,對健康也要有「保養存本」的觀念,而最好的保養不是補品,而是活化每個人天生就有的「自癒力」,讓氣血機能恢復正常,免疫力發揮作用。

有空時,找他人幫你推拿按摩疏導、理經化結當然最好,但自己學會用隨手的工具按摩,來舒緩不適,廢物毒素不會累積身體內,每日都會充滿活力、不生病! 本文出自蘋果屋出版社《棉棒點穴反射自癒療法》 女星3招變臉,魅力食纖! 大餐後補破網 5技巧避免發胖 吃的健康嗎?揪出人造奶油真面目 COVID-19/再創今年新高!新增104例本土,雙北暴增52例,132例境外移入 確診學生停課標準會放寬?陳時中:隔離天數有可能往下減 經痛、熱潮紅,都是賀爾蒙在搗蛋!名中醫:調解女性荷爾蒙10要訣,多按摩4大穴位 特管法核准NK免疫細胞療法!邁向癌症治療新時代! 【影音版】生理期剛過又來經?子宮異常出血3原因 【影音版】熬夜不是故意的~夜貓族鞏固健康必吃5食材 保健焦點 久坐害肥胖、心臟病、癌症跟著來 聰明學會經期減重3大秘訣 名醫防疫減重,4個月狠甩15公斤 糖尿病不能吃火鍋?避免醣陷阱! 天冷大進補,經痛、月經量爆增! 掉髮掉不停,竟是維生素D缺乏 5914呼叫醫師 有健康問題卻不知該問誰?5914呼叫醫師回答你! 悅以健康 眼睛健康由我守護 常見問題: 痘痘 減肥 月經 營養 懷孕 立即查詢 保健達人: [營養科]蔡怡瑄 [營養科]黃曉彤 醫生 診所 科別 不分科 骨科 牙科 兒科 眼科 整形外科 婦產科 泌尿科 皮膚科 中醫 內科 外科 耳鼻喉科 精神科 獸醫 不分科 長期照護 家醫科 健身 專家教授 復健科 腫瘤科 營養科 藥師 立即查詢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健康新知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影音新聞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族群分類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其它 購健康 呼叫醫師 名醫開講 健康調查局 ×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並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