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8指紋離攝像頭太近 功能設置沒華為P10豐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三星在國內發布了Galaxy S8。

作為三星完成今年目標的重要產品,這款旗艦機承載了三星的太多期望,同時也難免被拿來與其它旗艦機進行對比。

其中在安卓手機陣營中,三星S8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華為的P10。

華為P10集合了華為近年的領先優勢,性能強勁、系統流暢,還搭載了第二代徠卡雙攝。

更重要的是,在價格方面,比S8便宜了兩千多元,對三星行程極有力的衝擊。

就單拿指紋識別技術來看,華為P10就比三星S8的體驗好太多。

三星Galaxy S8採用了後置指紋識別

三星S8採用了後置指紋識別模塊,從多方面的評測報告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據傳,三星是最後「最後一分鐘」才決定S8指紋後置!據韓媒The Investor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三星原來是準備採用前置指紋方案的,並且已經與技術供應方Synaptics達成了合作,投入了許多資源。

但是後者不能按時完成技術,三星不得不選擇將指紋識別放到了機身背面。

因此,有人在試用了三星S8之後表示,「這手機哪都好,就是後置指紋太失敗。

」不僅僅是將指紋放到背面的問題,而且該後置指紋就在攝像頭的右側。

因為指紋模塊和攝像頭離太近了,所以用戶在解鎖或者觸摸的時候通常會蹭到鏡頭。

而更加令人抓狂的是,三星為S8設置了一個鏡頭清理提示,系統在相機啟動後會檢測乾淨度,如果發現有指紋之類的髒東西影響了成像效果,那麼便會在螢幕上彈出提示,建議用戶擦乾淨再拍攝。

華為P10的前置指紋識別技術非常先進

華為P10使用的前置指紋則屬於非常成熟的技術,從易用度和解鎖體驗方面,也遠遠強於三星S8。

華為P10所採用的Under Glass隱藏式指紋識別設計是將指紋識別模組放在螢幕玻璃下方,其水平位置略低於手機表面螢幕,用這種非接觸式的方式來對指紋進行掃描,類似於高通的超聲波指紋識別。

對於華為P10,前置指紋識別模塊並不僅僅是用於解鎖而已,華為為其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在這款手機上,指紋模塊起到了傳統安卓手機上「導航欄」的作用,將傳統安卓系統中"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的三按鍵與指紋識別的功能"合四為一":輕點一下傳感器返回上一介面,長按傳感器返回主頁,左右滑動傳感器則能夠瀏覽最近使用的應用程式。

華為P10的指紋識別還支持3D信息識別解鎖,更能夠實現長按指紋接聽電話、拍照、關鬧鐘、呼出通知欄、清理通知欄、瀏覽相冊等等功能,讓使用更加便捷。

華為P10的3D指紋識別技術解鎖的時候,能從四個不同維度捕捉指紋特徵,指紋識別更精準,跟普通指紋識別比起來,準確率更高,速度更快,安全係數也更高。

特別是在支付的時候,3D指紋識別技術還能夠辨別真偽指紋,使用假指紋膜是無法解鎖的,指紋掃描儀安全等級達到了四級,因而可以說P10的3D信息識別解鎖具備更高的安全係數。

華為P10搭載的麒麟960晶片是全球首個內置安全引擎(inSE)的手機晶片,inSE安全解決方案將安全晶片集成到處理器當中,不僅具備軟體安全防備能力,更能防備來自物理層面的攻擊,安全處理性能是普通安全加密晶片的4倍以上。

同時,麒麟960晶片率先獲得央行和銀聯雙重安全認證,達到金融級安全標準。

華為P10的EMUI系統中的指紋觸控功能十分強大,可以通過【設置】>【指紋】,打開【拍攝】、【來電接聽】、【顯示通知面板】和【瀏覽圖片】的功能開關。

比如,來電話時,只需要使用握持手機的手指長按指紋感應器就能順利接聽電話。

華為P10的指紋識別體驗遠遠優於三星S8,而且華為指紋識別功能更豐富,安全係數也更高。

華為通過軟硬結合的安全保護,有效保證了用戶的隱私和財產安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前置後置中間置!指紋識別放哪最合適?

當iPhone 5S發布的那天,全世界都被前置的指紋識別模塊驚艷到了。它不是第一款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但卻是一款引領手機指紋識別風潮的手機。一時間,指紋識別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指紋識別的門檻...

手機指紋識別遭質疑 安防初衷顧此失彼

手機指紋解鎖的發家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而將指紋識別真正拉到現實中的是iPhone 5s,於2013年上市。此後,三星、華為、HTC、小米、魅族等都競相推出指紋解鎖手機。指紋解鎖帶來巨大便利...

三星決定擱置,屏下指紋識別胎死腹中?

日前據外媒報導,三星已經決定在下一代旗艦Galaxy S9中放棄使用螢幕下指紋功能。這也意味著S9將與前代一樣,採用後置指紋識別的解決方案。事實上,自從用上了全視曲面屏之後,三星一直在嘗試將屏下...

手機解鎖走心整理 面部識別只能排到最後

手機解鎖的安全設置在很早的功能機時代就有涉及,一方面是對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是對於手機安全起到一個保護作用。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問世,加密方式也在不斷的升級,從當初的「*」加功能鍵方式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