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機有B數(第二彈):三星、魅族、金立、聯想等各機型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幾天,小編給大家分析了目前最火爆的四大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它們旗下各有哪些機型,分別有什麼特點。
傳送門:幾分鐘搞懂華為、小米、OPPO、vivo的全部機型,選手機有B數!
文章發出以後,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有用戶留言,讓小編接著分析一下其他的品牌。
今天小編就接著上次的話題,繼續分析三星、魅族、金立、聯想等品牌的產品線。
三星
雖然現在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非常低,但是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
三星手機的產品線也非常複雜,根據三星電子中國官網的描述,目前三星的手機包含以下系列:
S系列
三星旗艦系列之一,2010年推出第一款,主打高端旗艦市場。
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發布,採用高通或三星自家最強的晶片,硬體配置頂尖,外觀也很時尚。
三星的螢幕非常優秀。
這一系列一直被譽為Android手機的機皇。
目前最新款為2018年3月發布的三星GALAXY S9。
Note系列
三星的另一個旗艦系列,一般在每年下半年發布,硬體配置也是頂尖的。
Note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帶有手寫筆,非常適合商務辦公使用。
不過Note 7電池爆炸事件之後,這一系列乃至整個三星品牌,聲譽大受影響。
三星在電池容量方面也變得更加保守了。
目前最新款為去年9月發布的三星Note 8,電池容量只有3300mAh。
C系列
這是三星的中端系列之一。
這一系列是三星特地為中國市場研發的,為此還特地在中國設立了研發部。
這一系列手機配置中庸,難以和小米等抗衡,性價也不高。
不過在外觀、系統UI方面,三星還是為本土化做了一些努力。
這一系列也有一年多沒有發新品了,上一款還是2016年11月發布的C9。
A系列
三星中端系列之二。
配置、系統、拍照什麼的都中規中矩,性價比一般。
喜歡三星的系統或者是這個品牌的可以考慮。
這一系列也有比較長時間沒有發新品了,這裡就不放圖了。
On系列
三星的中低端產品。
配置上一般使用高通的中低端晶片,設計還是比較漂亮的,拍照也不錯,算是三星手機中性價比相對高的一個系列。
不過所處的價位是國內市場競爭最激烈的1500左右的檔位,很難出彩。
這一系列也有一年多沒有發新品了,這裡也不放圖了。
J系列
低端入門機型,以前一直使用塑料機身,有一種濃濃的廉價感。
現在終於改用金屬機身了,不過性價比依然不高。
目前國內的低端機,值得推薦的只有小米紅米和魅族魅藍,三星的這一系列在國內毫無競爭力。
不過在海外(比如印度和非洲),這一系列是走量的機型。
最新款是去年8月發布的三星J3 2017版。
三星還有不少系列,比如主打土豪的W系列、低端的E系列等等。
不過現在三星在國內市場份額份額已經不足1%,就不過多介紹了。
魅族
魅族的產品線特別雜亂,感覺是沒有很好的規劃。
整體來說,現在分為魅族和魅藍兩大塊。
魅族系列大體又分為MX和Pro系列。
MX系列
魅族打響市場的招牌系列,這一系列定位中端,設計和系統體現了魅族最大的特色,也是魅族最受歡迎的兩個點。
目前已經被魅族放棄。
Pro系列
魅族努力的方向:高端市場系列。
不過這一系列一直都不太成功,一來魅族這個品牌的價值並沒有蘋果、華為、小米等這麼響;另一點在於始終打磨聯發科的配置,讓用戶累覺不愛。
最新款是去年發布的魅族Pro 7,遭遇滑鐵盧,這裡就不放圖了。
魅藍又有E系列、Note系列、魅藍數字系列、魅藍S系列等多個系列。
魅藍的手機都定位於中低端,早些時候也一直是使用聯發科的處理器,從去年開始,終於開始用高通,性價比和口碑大幅提升。
目前這幾個系列區分度尚不明顯,不過性價比都不錯。
目前,魅族這個品牌的問題在於,高端市場進不去,中端市場競爭太激烈(特別是要面對小米和榮耀),低端市場有沒有利潤。
魅族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設計和系統,但是這兩點,都沒有建立起很好的護城河,營銷又是魅族的一大短板,因此魅族之後的道路並不樂觀。
傳送門:
魅族都這樣了,還有心情內訌?!真是藥丸!
金立
金立作為一家從功能機時代一路走來的老品牌,從去年年底開始,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能否扛過這一關還是未知數,令人唏噓。
金立的產品線也很多,分為M系列、S系列、天鑒系列、金剛系列、F系列和老人機等。
M系列
金立的高端系列,採用聯發科的高端晶片,主打超強續航。
M就是英文單詞Marathon(馬拉松)的意思。
這一系列曾經推出的M2017,請馮小剛、徐帆夫婦做代言人,價格也破萬了。
最新款為去年推出的M7,除了處理器是聯發科和設計上比較厚重之外,其實還不錯。
S系列
金立的高端系列之二,主打年輕人市場。
配置和M系列差不多,不過設計上更加時尚好看,也會強調拍照等功能,去年還啟用了流量明星薛之謙當代言人。
不過年輕人市場,有OPPO、vivo、榮耀等大品牌環伺,金立機會不大。
目前最新產品是去年12月發布的金立S11S。
天鑒系列
面向商務人士的高端旗艦系列,採用翻蓋和可拆卸電池的設計,外觀硬朗,主打商務、安全。
最新產品是2016年發布的天鑒W909。
金剛系列
金立的中端產品,但是配置卻比較低端。
設計上也沒什麼亮點,除了續航比較強以外,幾乎沒有優勢。
不過作為一個主打線下的品牌來說,這一系列也是走量的。
最新款是去年年底發布的金立金剛3,全面屏手機。
F系列
金立的低端走量產品,配置較低,設計上緊跟時代,不過除了價格比較低以外,沒有任何優點,完全不能和紅米等千元機抗衡。
最新產品是去年12月發布的金立F6,也是全面屏機型。
金立還有一些功能機和入門級的智能機,比如V580、V183、V188S等,基本上應用於運營商渠道,這裡不多說了。
聯想
聯想是一個一手好牌打稀爛的典型。
曾經和華為等合稱為「中華酷聯」,如今在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已經跌到第10位,不過在海外還有部分市場。
聯想的品牌和產品線混亂也是導致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聯想曾創立了多個品牌,又被自己一個個幹掉,包括:樂phone、VIBE、樂檬、ZUK等等。
如今只保留了聯想和Moto兩個品牌。
聯想不僅放棄了很多子品牌,產品線也很混亂,至少推出過10多條產品線,不過現在還在活躍的只有S系列和K系列了。
S系列
面向中端市場的產品,配置、功能、設計、定價都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別的缺點,也沒什麼特別的亮點,處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中端市場,很難出彩。
最新產品是上個月發布的聯想S5,由於沒亮點,所以強蹭了現在區塊鏈的熱點,號稱區塊鏈手機。
K系列
聯想低端產品,採用高通低端晶片,配置一般,設計和功能上上也沒什麼亮點,定價便宜,性價比一般。
最新產品是上周才發布的聯想K5。
Moto曾經出現過無數經典的機型,但是現在在聯想手裡,基本上已經快砸光了。
目前還在出新品的,估計只有Z和G兩個系列了。
Z系列
高端旗艦產品,堅持Moto的模塊化手機概念。
這一系列的產品本身的設計、質量、配置、功能其實都沒什麼問題,不過定價太不接地氣,性價比極低,因此被吐槽「賣情懷」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如去年的Moto Z 2018定出了9999的高價。
X系列
Moto的中高端產品,也是模塊化設計,和Z系列一樣,配置什麼的都不錯,同樣還是因為定價過高,銷量上不去。
G系列
Moto的中低端產品,一般先在海外銷售,再引入國內市場。
這一系列定價中端,但是配置又比小米等品牌的中端產品略低,性價比不高。
這一系列的亮點可能在於系統:接近原生態的Android系統,比MIUI、Flyme等更加簡潔,優化也不錯。
最新款G6即將發布。
同樣,用一張表格來總結一下這四個品牌吧。
今天的這幾個品牌,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都比較低。
如果您確實喜歡這幾個品牌的話,就用實際行動支持一下吧。
萬眾期待的華為Mate 10,能否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
文丨白小樓國產品牌手機這些年的變革與進步,相信大多數消費者都有目共睹。脫離了諾基亞時代「山寨機」的標籤以後,在安卓系統大行其道之時,國產品牌手機的各個廠商分別迎來了彼此的「春天」。在眾多國產手機...
僅此一家!前置指紋+驍龍625+雙攝+4000mAh,僅1099
和小米一樣,魅族品牌也把自家產品分為了三個等級,魅族Pro主戰高端市場,魅族MX致力發展中端,魅藍一系則是在千元市場繼續深耕。魅藍Note6是魅族品牌在上個月發布的一部千元機型,因為和高通在去年...
華為手機用落後的機海戰術獲得成功,但友商卻一直複製OV戰略!
談起來機海戰術,無非就是手機的價格檔覆蓋的範圍廣一點,搶占不同市場獲得成功,華為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個,但是機海戰術其實早年就存在,比如三星和HTC,但只有華為樂此不倦的用了下去,而且還大獲成功。
小米和紅米有什麼區別?
最顯而易見的劃分就是,小米主打中高端路線,而子品牌紅米主打低端千元機市場,二者分工比較明確。很多時候,紅米更多是開拓市場的作用,小米糰隊先鋒隊伍。而小米系列是旗艦,是品牌的主要代言人,目標是盈利...
我該買什麼手機?史上最全的手機選購教程來了!
買什麼手機最好?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自己非常有主見,比如:我就喜歡最新款的iPhone!OK,那下面的你都可以不用看了。如果你對手機並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