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買什麼手機?史上最全的手機選購教程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買什麼手機最好?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因為每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自己非常有主見,比如:我就喜歡最新款的iPhone!OK,那下面的你都可以不用看了。

如果你對手機並不是那麼了解,選手機的時候總是很糾結,那麼這篇文章就很適合你。

選手機的10條原則:

第一條:

如果你不差錢,又很懶的選話,請買最新款、最高配的iPhone;如果前半句不適合你的話,請買前一年的iPhone。

第二條:

日本、韓國、台灣手機(三星、LG、索尼、華碩、HTC),現在就不用考慮了。

第三條:

請記住,手機晶片只有四種:蘋果,高通驍龍,三星Exynos,華為麒麟。

什麼,你說聯發科?聯發科現在什麼樣,你心裡沒數嗎?

第四條:

喜歡小米的,恭喜你,買小米基本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不過,你以為你賺到了嗎?

第五條:

華為、小米、OPPO、vivo等大品牌、大廠商的手機,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整體肯定比三流雜牌好。

第六條:

買華為不代表愛國,買蘋果也不代表賣國。

用什麼手機和愛不愛國根本沒關係,不要有心裡負擔。

第七條:

任何以自拍美顏為賣點的手機,都是辣雞。

第八條:

4000mAh的電池,支持快速充電,這是買手機的底線。

第九條:

廠商沒有說明CPU的具體型號,只說八核、十核的,做好上當的準備吧。

第十條:

跑分高的不一定體驗好,但是跑分特別低的,體驗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遵循了上面的十條原則,起碼可以躲過80%的坑!

當然,上面只是一些大的原則,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機品牌:

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聯想、金立、魅族。

(只想看結論的,請翻到最後)

其他諸如努比亞、錘子、一加、小辣椒、美圖、360等等,產品都比較少,市場份額也少,就不分析了。

華為

華為的手機,現在有如下幾個系列:

HUAWEI Mate系列;

HUAWEI P系列;

HUAWEI nova系列;

HUAWEI G系列;

麥芒系列;

華為暢享系列。

HUAWEI Mate系列

Mate系列是華為最頂級的旗艦產品,一般是每年下半年在歐洲發布。

Mate系列的配置也是最高的規格,主打的人群是商務人士,價格很高。

從定位上看,HUAWEI Mate系列和三星的Note系列很接近,因此目前這個系列的用戶,很多都是從三星Note的用戶轉化過來的。

Mate系列的最新產品是前幾天發布的華為Mate RS保時捷版。

HUAWEI P系列

P系列也是華為的旗艦產品,配置也是頂尖的,不過在重視程度比Mate系列稍微差了一丟丟,相當於華為的次旗艦。

P系的設計更加貼近年輕人,可選配置和配色都相當豐富,價格也比Mate系列便宜,一般是在每年的上半年發布,是華為面向年輕高端群體的一款產品。

從定位上看,類似於三星的Galaxy系列。

P系列的代表產品華為P20。

HUAWEI nova系列

nova系列是2016年才發布的一個新系列,它的定位是「年輕手機」,主打潮流時尚。

nova系列的配置和性能都不是頂尖的,但是外觀時尚輕薄、拍照不錯,可以認為是華為對標OPPO和vivo的一個系列。

nova系列的代表產品是華為nova 3e。

HUAWEI G系列

這是之前華為Ascend系列的一個分支。

Ascend系列包含D、P、G、Y四個檔次,分別代表:鑽石(Diamond)、鉑金(Platinum)、黃金(Gold)、年輕(Young)。

這個系列是華為主打線下的產品,從配置、設計、定價等方面看,都沒什麼優勢,現在似乎逐漸被華為拋棄了。

G系列的代表產品華為G9 Plus,這裡就不放圖了。

麥芒系列

麥芒系列起初是專門為電信網絡定製的機型,基本上也是走線下渠道。

隨著現在全網通的普及,這一系列也逐步被華為邊緣化。

麥芒系列的定位和配置都是中端,但是性價比不高。

代表產品是華為麥芒6,也不放圖了。

華為暢享系列

這是華為的低端走量產品,一般採用自家麒麟中端晶片,設計和功能上也沒什麼特別的亮點,價位和小米、魅族等產品差不多。

暢享系列產品是華為暢享8。

榮耀

榮耀是華為用來對抗小米而創立的網際網路品牌,現在是獨立的子品牌,而且發展很不錯,學叔這裡也拿出來單獨說。

目前榮耀有四個系列:榮耀數字系列、榮耀V系列、榮耀Note系列、榮耀暢玩系列。

榮耀數字系列

榮耀最初的系列,也是榮耀主打的系列,配置、設計、價格、定位都緊盯小米,性價比極高。

榮耀10

榮耀V系列

榮耀V系列是榮耀產品線里定位最高的系列,配置也是榮耀手機中最好的,主打拍照、高顏值,並且部分機型加入了VR支持,定位是網際網路潮流青年。

榮耀V系列的最新產品是去年11月發布的榮耀V10。

榮耀Note系列

榮耀Note系列主打遊戲和視頻體驗,螢幕很大,配置中端,價格便宜。

這一系列之後可能被暢玩系列取代。

榮耀Note系列榮耀Note 8,這裡就不放圖了。

榮耀暢玩系列

榮耀暢玩系列是榮耀中低端機型,也是走量的系列。

這個系列又細分為A、C、X等多個子系列。

榮耀暢玩系列一般使用麒麟或高通的中低端晶片,外觀設計和功能上都偏主流和實用,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大概相當於小米紅米或魅族魅藍的地位。

暢玩系列榮耀暢玩7A。

小米

小米的產品線也比較複雜,有小米和紅米兩個獨立的品牌,每個品牌下面又包含好幾條產品線,下面逐一說明。

小米數字系列

小米數字系列是小米主打的系列,基本上每年一款。

小米系列是小米每年主打宣傳的機型,採用最頂級的設計和配置,價格卻維持在中端,因此性價比極高,一機難求。

這一系列的產品代表是去年發布的小米6

小米Note系列

小米Note是大屏旗艦,定位中端商務人士,也是小米在高端機型領域的探索,不過一般認為,這一系列目前不算太成功。

小米Note 3

小米Mix系列

小米Mix系列是2016年出現的一個新系列,引領了全面屏的潮流。

這一系列目前有取代小米Note系列,成為小米最旗艦機型的趨勢。

小米Mix系列的設計和硬體配置,都體現了小米的最高水平。

小米Mix系列

小米Max系列

小米Max系列的賣點在於超大屏,配置和定位都是中端,適合於視頻或遊戲黨,性價比也比較高,其他倒沒什麼特色。

小米Max 2

紅米數字系列

紅米數字系列是紅米主打系列,雖然屬於入門機型,但是採用了中端的配置,設計也不錯,性價比極高,對手機要求不高的用戶可以選擇,也是小米走量的機型。

紅米數字系列有時也會在後面加後綴,比如Plus、A、C、X等等,基本上都是硬體的變化。

代表產品紅米5 Plus。

紅米Note系列

紅米Note系列是紅米的中端產品,配置中高端,往往有多個版本,價格從1000左右到2000左右,可選自由度大,性價比極高。

由於小米數字系列目前的價格已經越來越高,因此紅米Note系列較高的配置和親民的定價,就非常受歡迎了。

紅米Note 5

紅米還有一個紅米Pro系列,不過目前已經兩年沒有發布新產品了,可能已經被捨棄,這裡就不說了。

OPPO

OPPO的產品線相對簡單,主要有三個:A系列、R系列和Find系列。

Find系列

Find系列是OPPO最高旗艦機,體現了OPPO的真正實力,不過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發布新產品了。

R系列

OPPO目前主打的系列,設計和功能緊跟潮流,配置中端,定價中高端,外觀漂亮拍照好,營銷強大,大家都很熟悉。

A系列

雖然OPPO宣傳最多的是R系列,但是走量的還是靠A系列。

A系列型號很多,配置從低端到中端,價位從中端到中高端,讓各個層次的用戶都可以選擇,OPPO的手機設計都比較好看,拍照功能不錯,溢價能力極強。

A1

vivo

和OPPO一樣,vivo也是三個系列:Xplay系列、X系列和Y系列。

Xplay系列

Xplay系列是vivo最旗艦的產品,設計、配置等各方面都是最強的,不過和OPPO Find系列一樣,也有很長時間沒有發布新產品了。

X系列

vivo主打的系列,對標OPPO的R系列,從設計、配置、價位等幾乎都和R系列一樣,不過現在憑藉屏下指紋識別這一行業領先的技術,吸引了不少眼球。

vivo X21

Y系列

對標OPPO的A系列,型號也很多,是線下走量的主力。

三星

雖然現在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非常低,但是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

三星手機的產品線也非常複雜,根據三星電子中國官網的描述,目前三星的手機包含以下系列:

S系列、Note系列、C系列、On系列、A系列、J系列。

S系列

三星旗艦系列之一,2010年推出第一款,主打高端旗艦市場。

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發布,採用高通或三星自家最強的晶片,硬體配置頂尖,外觀也很時尚。

三星的螢幕非常優秀。

這一系列一直被譽為Android手機的機皇。

三星GALAXY S9

Note系列

三星的另一個旗艦系列,一般在每年下半年發布,硬體配置也是頂尖的。

Note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帶有手寫筆,非常適合商務辦公使用。

不過Note 7電池爆炸事件之後,這一系列乃至整個三星品牌,聲譽大受影響。

三星在電池容量方面也變得更加保守了。

三星Note 8

C系列

這是三星的中端系列之一。

這一系列是三星特地為中國市場研發的,為此還特地在中國設立了研發部。

這一系列手機配置中庸,難以和小米等抗衡,性價也不高。

不過在外觀、系統UI方面,三星還是為本土化做了一些努力。

C9

A系列

三星中端系列之二。

配置、系統、拍照什麼的都中規中矩,性價比一般。

喜歡三星的系統或者是這個品牌的可以考慮。

這一系列也有比較長時間沒有發新品了,這裡就不放圖了。

On系列

三星的中低端產品。

配置上一般使用高通的中低端晶片,設計還是比較漂亮的,拍照也不錯,算是三星手機中性價比相對高的一個系列。

不過所處的價位是國內市場競爭最激烈的1500左右的檔位,很難出彩。

這一系列也有一年多沒有發新品了,這裡也不放圖了。

J系列

低端入門機型,以前一直使用塑料機身,有一種濃濃的廉價感。

現在終於改用金屬機身了,不過性價比依然不高。

目前國內的低端機,值得推薦的只有小米紅米和魅族魅藍,三星的這一系列在國內毫無競爭力。

不過在海外(比如印度和非洲),這一系列是走量的機型。

三星J3 2017版

三星還有不少系列,比如主打土豪的W系列、低端的E系列等等。

不過現在三星在國內市場份額份額已經不足1%,就不過多介紹了。

魅族

魅族的產品線特別雜亂,感覺是沒有很好的規劃。

整體來說,現在分為魅族和魅藍兩大塊。

魅族系列大體又分為MX和Pro系列。

MX系列

魅族打響市場的招牌系列,這一系列定位中端,設計和系統體現了魅族最大的特色,也是魅族最受歡迎的兩個點。

目前已經被魅族放棄。

Pro系列

魅族努力的方向:高端市場系列。

不過這一系列一直都不太成功,一來魅族這個品牌的價值並沒有蘋果、華為、小米等這麼響;另一點在於始終打磨聯發科的配置,讓用戶累覺不愛。

最新款是去年發布的魅族Pro 7,遭遇滑鐵盧,這裡就不放圖了。

魅藍又有E系列、Note系列、魅藍數字系列、魅藍S系列等多個系列。

魅藍的手機都定位於中低端,早些時候也一直是使用聯發科的處理器,從去年開始,終於開始用高通,性價比和口碑大幅提升。

目前這幾個系列區分度尚不明顯,不過性價比都不錯。

目前,魅族這個品牌的問題在於,高端市場進不去,中端市場競爭太激烈(特別是要面對小米和榮耀),低端市場有沒有利潤。

魅族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設計和系統,但是這兩點,都沒有建立起很好的護城河,營銷又是魅族的一大短板,因此魅族之後的道路並不樂觀。

金立

金立作為一家從功能機時代一路走來的老品牌,從去年年底開始,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能否扛過這一關還是未知數,令人唏噓。

金立的產品線也很多,分為M系列、S系列、天鑒系列、金剛系列、F系列和老人機等。

M系列

金立的高端系列,採用聯發科的高端晶片,主打超強續航。

M就是英文單詞Marathon(馬拉松)的意思。

這一系列曾經推出的M2017,請馮小剛、徐帆夫婦做代言人,價格也破萬了。

除了處理器是聯發科和設計上比較厚重之外,其實還不錯。

M7

S系列

金立的高端系列之二,主打年輕人市場。

配置和M系列差不多,不過設計上更加時尚好看,也會強調拍照等功能,去年還啟用了流量明星薛之謙當代言人。

不過年輕人市場,有OPPO、vivo、榮耀等大品牌環伺,金立機會不大。

S11S

天鑒系列

面向商務人士的高端旗艦系列,採用翻蓋和可拆卸電池的設計,外觀硬朗,主打商務、安全。

最新產品是2016年發布的。

天鑒W909

金剛系列

金立的中端產品,但是配置卻比較低端。

設計上也沒什麼亮點,除了續航比較強以外,幾乎沒有優勢。

不過作為一個主打線下的品牌來說,這一系列也是走量的。

最新款是去年年底發布的金立金剛3,全面屏手機。

F系列

金立的低端走量產品,配置較低,設計上緊跟時代,不過除了價格比較低以外,沒有任何優點,完全不能和紅米等千元機抗衡。

金立F6

金立還有一些功能機和入門級的智能機,比如V580、V183、V188S等,基本上應用於運營商渠道,這裡不多說了。

聯想

聯想是一個一手好牌打稀爛的典型。

曾經和華為等合稱為「中華酷聯」,如今在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已經跌到第10位,不過在海外還有部分市場。

聯想的品牌和產品線混亂也是導致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聯想曾創立了多個品牌,又被自己一個個幹掉,包括:樂phone、VIBE、樂檬、ZUK等等。

如今只保留了聯想和Moto兩個品牌。

聯想不僅放棄了很多子品牌,產品線也很混亂,至少推出過10多條產品線,不過現在還在活躍的只有S系列和K系列了。

S系列

面向中端市場的產品,配置、功能、設計、定價都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別的缺點,也沒什麼特別的亮點,處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中端市場,很難出彩。

由於沒亮點,所以強蹭了現在區塊鏈的熱點,號稱區塊鏈手機。

S5

K系列

聯想低端產品,採用高通低端晶片,配置一般,設計和功能上上也沒什麼亮點,定價便宜,性價比一般。

聯想K5

Moto曾經出現過無數經典的機型,但是現在在聯想手裡,基本上已經快砸光了。

目前還在出新品的,估計只有Z和G兩個系列了。

Z系列

高端旗艦產品,堅持Moto的模塊化手機概念。

這一系列的產品本身的設計、質量、配置、功能其實都沒什麼問題,不過定價太不接地氣,性價比極低,因此被吐槽「賣情懷」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如去年的Moto Z 2018定出了9999的高價。

X系列

Moto的中高端產品,也是模塊化設計,和Z系列一樣,配置什麼的都不錯,同樣還是因為定價過高,銷量上不去。

G系列

Moto的中低端產品,一般先在海外銷售,再引入國內市場。

這一系列定價中端,但是配置又比小米等品牌的中端產品略低,性價比不高。

這一系列的亮點可能在於系統:接近原生態的Android系統,比MIUI、Flyme等更加簡潔,優化也不錯。

G6

最後,用表格給大家總結一下:

最後的最後,學叔給出自己的私人化建議(不接受槓精反駁):

高端的:買華為P系列、華為Mate系列、小米Mix系列;

中端的:買小米數字系列、紅米Note系列、榮耀V系列、OPPO R系列、vivoX系列;

低端的:買紅米數字系列、榮耀暢玩系列、魅藍系列。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和紅米有什麼區別?

最顯而易見的劃分就是,小米主打中高端路線,而子品牌紅米主打低端千元機市場,二者分工比較明確。很多時候,紅米更多是開拓市場的作用,小米糰隊先鋒隊伍。而小米系列是旗艦,是品牌的主要代言人,目標是盈利...

不高端又怎樣,1000塊照樣買機皇

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數碼產品之一。而手機產品也都基本上保持著一年一次的更新速度,對於高端旗艦,一年一換顯然太奢侈了。考慮到費用這個實際的問題,實惠的千元機成了很多人的首選。

預算低於兩千最好不要買華為手機?

經常聽到網友們有這樣評論,2000元以下不買華為手機,打算買華為手機最好買高端機。這意思是說華為的千元機和百元機價比很低,不值得買,那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1、高端化的華為到目前為止,華為今年發...

各個價位段的手機哪些值得買?

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大?二叔本身在鄭州做手機批發業務,網友會經常問這些問題,比如:我預算1000左右買什麼手機?我預算2000左右買那個手機划算?我想要小屏5寸的3000元左右的手機等等。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