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機混戰:標準不一誰說了算 產能和生態存隱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發布的一些全面屏手機參數

1個月,6款新機上市,賣點主打都是「全面屏」——這裡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9月的中國天氣,雖然已進入秋季,但每個手機行業的從業者都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秋老虎」的存在——「熱」得喘不過氣來。

每年9月都是國產手機廠商最繁忙的時刻。

與往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的是,今年各家的競爭焦點都指向了「全面屏」。

隨著小米MIX2和蘋果十周年紀念版iPhone X的推出,國產手機廠商的全面屏大戰正式上演。

vivo、華為、金立緊跟推出了旗下首款全面屏產品,努比亞、錘子等全面屏產品諜照也不約而同得到曝光。

三星雖然將Note8定位為「全視曲面屏」,但其將中國市場的發布時間點也放在了9月,讓這場「全面屏」混戰變得更加激烈。

不過擺在國產手機廠商面前的是,全面屏仍舊未有明確的統一標準,vivo X20、麥芒6、金立M7也因整體設計並未如小米MIX、三星S8和iPhone X那樣帶來較大視覺衝擊力而引發真假全面屏的爭議。

同時,對於混戰中的廠商來說,由於全面屏規格的不統一以及良品率較低,全面屏的產能在一段時間內仍舊有限;新的螢幕形態對攝像頭、聽筒、指紋識別等零部件的設計也帶來較大的挑戰;此外,全面屏手機在軟體適配等生態方面也面臨著困難,相信你一定見過iPhone X的「劉海」,這一異形的設計讓軟體開發者頭痛不已。

標準之爭:真假全面屏

今年9月初,小米MIX2和iPhone X發布前夕,小米、三星和夏普已經分別發布了旗下被外界視為全面屏產品的MIX、S8和S2。

而由於小米聲稱自己是全面屏的開創者,一場關於什麼是全面屏和誰是第一款全面屏手機的爭論在手機圈開展。

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發布《別爭了好嗎,三星S8才是「真?全面屏」》的文章,他認為小米MIX通過削掉一頭來提升屏占比,的確能在三邊達成驚艷的效果,也讓中國的大眾認知了這種設計,但他認為這是一個ID設計的選擇,並非技術的突破,只能算前·全面屏。

李楠認為,三星通過量產新一代封裝方式COF,從根本的技術層面改進邊框寬度,最終推出了使用COF封裝的柔性螢幕進化版本COP封裝的S8,解決了在上下等寬的設計前提下,縮窄手機正面上下的問題,S8才是真正的全面屏手機。

而在李楠發布文章的第二天,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也針鋒相對發布了《全面屏的前世今生》的文章。

稱是小米在全球首創了全面屏,並說服了谷歌支持全面屏。

他認為小米在MIX上嘗試了懸臂樑壓電陶瓷、超聲波距離感應器、全陶瓷機身等多項技術與工藝,克服了天線、聽筒、相機、光線感應器、距離感應器、防誤觸等多項技術困難,對李楠的觀點予以反駁。

在小米MIX2發布後的採訪中,被問及對李楠關於全面屏的觀點時,雷軍選擇避而不答便結束了採訪,雙方觀點的衝突可謂激烈。

而富士康集團副總裁、夏普/富可視CEO羅忠生則認為,夏普從2013年就開始研究全面屏技術,全面屏手機是源自夏普。

他將全面屏分為普通全面屏和異形全面屏,夏普在今年8月發布的S2使用的就是異形全面屏技術,把攝像頭、聽筒、距離傳感器等保留在了手機額頭位置。

他給全面屏手機下的定義是:突破技術所限,實現握感與視覺的雙重舒適。

在中高端手機混戰全面屏的同時,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廠商糖果9月20日發布了號稱全球首款千元全面屏手機SOAP R11,售價899元。

SOAP手機CEO倪春表示,他定義的全面屏是指屏占比80%以上,同時是18:9的螢幕比例。

不過這種觀點李楠在文章里已進行了反駁。

他認為,不考慮技術的突破和代差,不考慮設計的完整性,「單純的看所謂屏占比數字的大小來判斷全面屏,只能達到小學生級別的認知水平。

」李楠說,等寬的前提下上下變窄,螢幕R角大到可以和機身R角融合,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18:9、17:9、16:9 ,反而不是判斷是否全面屏的關鍵。

實際上,即使是屏占比的概念業內也沒有實現統一,有著螢幕元器件面積/整機面積、螢幕有效顯示區域面積/整機面積兩種計算方法。

這也是小米聲稱小米MIX屏占比高達91.5%,而網友計算出只有84.02%的原因。

而如果採用螢幕有效顯示區域面積/整機面積這種計算方法,夏普S2、vivo X20、麥芒6和金立M7的屏占比都在80%以下。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目前的真假全面屏之爭不太認同。

「我認為這個爭論沒有太大意義,全面屏的概念去年就大致形成了共識:更大的螢幕和更大的屏占比。

不同的廠商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認為,在行業沒有標準時,各廠商推出自己的標準來占領話語權,這是真假全面屏之爭的開始。

他同時透露,隨著全面屏在高中低端手機市場的覆蓋,這個概念的商業價值會在今年春節後消失,隨著消費者認知提升後,會逐漸得到共識的全面屏標準。

供應鏈和產能:全面屏手機命門

在付亮看來,供應鏈將是國產手機上馬全面屏的命門,如果螢幕等元器件供應量不足,產能得不到保證,將錯失全面屏的機會。

如果按照異形全面屏和普通全面屏來劃分,異形全面屏的產能最為困難。

羅忠生表示,夏普S2是將透明玻璃切割成規整形狀,再細緻打磨出內部一塊凹槽,這中間的成本會比三星S8的螢幕成本還要高。

不過由於是自家產品使用,夏普手機在螢幕供應上自不必擔心。

iPhone X的異形全面屏由三星定製,「劉海」造型的切割更為複雜,再加上A11、Face ID等新產品和新技術的使用,iPhone X雖然9月13日就已發布,但要到11月3日才會正式發售。

根據分析師郭明池的報告指出,目前iPhone X生產線的產量只有每天1萬部,今年年底前iPhone X的產能可能也只有4000萬部,在2018年上半年以前,iPhone X依舊是供不應求。

對於採用普通全面屏的vivo、麥芒和金立等國產手機廠商來說,雖然螢幕的切割工藝較異形全面屏相對簡單,但由於整個產業鏈要實現從16:9到18:9的轉換過程,螢幕的產能仍舊較為有限。

目前全面屏的供應主要來自三星,國產供應商天馬、京東方則要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才能量產全面屏。

而小米由於歷史原因和MIX2使用的特殊材質,付亮認為,小米的供應鏈和產能問題可能最為嚴重。

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洪鋒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認為,小米前兩年在出貨量上的困難主要是產品交付上出了問題。

「小米是家以產品為底蘊的公司,我們不是『耍猴』,是手機真沒有貨。

小米5和小米Note2都很受好評,但就是沒貨,是供貨出了問題。

去年5月,雷軍宣布親自接管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小米在原材料和供應鏈上的困難逐漸得到緩解。

在此前小米MIX2發布會後的採訪中,雷軍坦承,全面屏的競爭主要就在於如何實現量產。

他當時透露,MIX2實際上在8月1日就量產成功,成了小米備貨量最多的旗艦機。

「我們的幾個倉儲中心都已經裝滿了」,但在9月15日的首發中,還是開賣58秒就宣布售罄。

「小米雖然做出了驚艷的產品,但如果產能問題不解決,一旦全面屏不再那麼熱,就會錯失銷量機會。

」付亮說。

而作為對比的是,vivo X系列產品線經理韓伯嘯在X20發布會上表示,X20開賣第一天就能供應超過350萬台。

「這個數量可能已經超過有些產品一輩子的產量了。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也在金立M7發布後的採訪中透露,為了應對全面屏的競爭,金立已經備貨1000萬+三星OLED屏。

而除了三星之外,金立也在與天馬、京東方合作,準備在今年11月推出千元全面屏手機。

對於想要入局全面屏戰爭的手機廠商來說,供應鏈是個巨大的門檻。

今年6月,對於一加是否有計劃推出全面屏產品的問題,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坦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拿不到螢幕,「供應鏈上三星的把控還比較嚴格」。

一加與OPPO共享供應鏈,而目前OPPO也沒有全面屏產品的正式消息。

好吃難做:全面屏技術和體驗面臨挑戰

孫燕飈認為,全面屏在帶來更好的視野和握感的同時,也給手機設計和集成帶來前所未有的難度,包括攝像頭、聽筒、麥克風、天線的微型化等。

以小米MIX為例,由於縮減了額頭,該產品取消了傳統的聽筒改用懸臂樑壓電陶瓷導聲系統。

但造成打電話聲音分散失真,尤其是在嘈雜環境下,一直被用戶詬病。

在MIX 2上,小米放棄了這種聽筒方案,轉而採用了傳統的振膜式聽筒,這也是MIX2上部額頭要比MIX要寬一些的原因。

攝像頭也是MIX被詬病的地方之一。

由於上部沒有為前置攝像頭留出空間,小米將其放在了手機底部,並建議用戶自拍時儘量倒過來使用,給用戶體驗帶了一定的傷害。

在麥芒6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就因此對小米MIX進行了不點名的調侃,「有些產品額頭是沒有了,但下巴做的太長,不和諧。

自拍也只能倒著拿。

實際上,夏普S2和iPhone X也面臨著同樣的取捨問題。

為了將攝像頭和一些傳感器放在螢幕上部,兩個廠商選擇了異形全面屏的解決方案,夏普將其稱之為「美人尖」,蘋果則直接被調侃為「劉海」。

異形全面屏雖然保持了前置攝像頭的體驗,但要讓用戶接受螢幕上方的「缺口」和「劉海」也需要一個過程。

全面屏對指紋識別也是個挑戰。

由於要提高屏占比,不少廠商採用了指紋後置的方案,整體體驗上會有所下降。

屏下指紋一直被認為是未來的指紋識別方向,但由於目前還未完全成熟,iPhone X上並未實現,此前曾展示屏下指紋技術的vivo也未能在X20上使用。

雙方都採用了面部識別的方式,同時vivo X20還保留了指紋後置的選項。

在小米MIX2和iPhone X之後的國產全面屏產品中,一定程度上避開了這塊用戶體驗陷阱,採用了更易量產的方案。

Vivo X20、華為麥芒6和金立M7都採用了普通全面屏,螢幕比例保持18:9,實現四面邊框儘可能的縮減,從而達到高屏占比。

不過由於整體視覺衝擊的下降,也引來了一部分用戶對其是否屬於真正全面屏的質疑。

生態隱憂

在小米MIX2發布會上,雷軍講述了小米在MIX研發之初說服谷歌解除對安卓16:9限制的過程。

最終谷歌做出了同意將原來16:9的螢幕限制放寬到更大的18:9、18.5:9的比例,同時更新了對於圓角顯示的支持,為之後全面屏的普及破除了第一道門檻。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國產全面屏手機已大多採用18:9的螢幕比例,但由於全面屏產品占比還比較低,開發者在軟體適配上並沒有跟上步伐。

有媒體在一些全面屏手機的評測中發現,由於有些應用和遊戲還未完全適配18:9螢幕,導致在App使用中出現黑邊問題,如果強制全屏,會導致畫面的拉伸變形。

其實視頻內容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大多數視頻是以16:9的比例顯示,而要實現18:9成為主流,更需要視頻內容製作商、服務商等整個視頻產業的配合。

iPhone X這類異形全面屏面臨著更嚴重的問題,如果適配不好,「劉海」部分會極大影響視頻、圖片的瀏覽以及App的使用體驗。

不過蘋果在生態上的掌控力畢竟較為強勢,蘋果已在近日敦促所有的開發者,在應用中兼容並美化iPhone X的「劉海」。

而對於生態本就混亂的安卓系統,要實現系統UI和軟體的完全適配,可能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全面屏仍舊存在著種種爭議和不完美,但毫無疑問,2017年已經成為全面屏手機的元年,而2018年全面屏手機將迎來進一步的爆發。

東北證券在關於全面屏的研報中預測,2017年全球手機總銷量為15億部,全面屏手機的滲透率將達到5%。

在2018年,隨著iPhone 8等多款旗艦機的放量和用戶換機潮的推動,全面屏手機銷量會進入爆發期,達到40%以上的滲透率;在2019年預計滲透率可達60%,將成為中端手機的標配。

對於目前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搶占全面屏的先機來營銷固然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多停留在營銷層面,而不去解決產能、技術和適配問題以保證購買和使用體驗,無疑成了捨本逐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面屏手機深度解讀:iPhone 8,小米MIX2誰更強?

雖然這幾年手機的各項性能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外觀卻還是「千機一面」。「同質化」這個詞,不知不覺已經說了好多年了。但今年手機市場一改常態,旗艦機型都開始在設計上做文章,紛紛趕上了全面屏的潮流。所以...